除非他另有目的。
是了,李玄是在展示姿態,他要告訴楊金水,我知道你參與了這件事,你得保住我,否則我就將你的事情抖出來。
所以他才會肆無忌憚地打量芸娘。
一方麵確實是心生愛慕,但更多的是自保,是警告乾爹楊金水。
好一個劉合平,好一個大明王朝,好一個父慈子孝。
見陸遠似有所悟,劉合平喝了口茶,咂咂嘴。
“行了,想明白就好,回去繼續拍攝吧。”
陸遠覺得這段時間的經曆讓他有些得意忘形。
大四就和陳保國搭上戲,第二個角色就是主演,然後又簽約華誼,緊接著就進了大導張梨的劇組,
或許是太順了的緣故,讓他漸漸忘記了什麼才是一名演員最該做的事情。
在劇組,他不去沉下心琢磨角色,不去分析人物的行事動機和心理,反倒將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對手演員身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去琢磨王勁淞的表演方式有問題嗎?
沒問題。
任何行業都要學會分析對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劇組裡陳保國,倪大虹,王慶詳等人的表演各具風格,他們的表演技巧都值得學習。
可若是隻關注對手,忽略了自身,那就屬於本末倒置。
作為一名演員,對自己的角色理解存在偏差,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
專注於自己的角色,才是正道。
投機取巧這種事可逞於一時,不可逞一世。
陸遠記下這次的教訓,這種事情日後絕對不能出現第二次,太丟人了。
大明王朝劇組的日常相比楊家將來說要平淡許多。
演員每日裡就這麼幾件事。
早起試妝,對詞,拍戲,收工,背台詞,睡覺。
在台詞方麵,劇組做得極好。
首先是劇本,毫不誇張地說,劇本中的台詞一個字都不用更改。
裡麵的語句,同人物性格相對應,隻要改動一個都是錯的。
劉合平的劇本描述細致,讀來畫麵感極強,場景細節描寫非常到位,人物動作也寫得仔細。
誦讀劇本時,仿佛在聽一場折子戲。
為了追求真實,《大明王朝》的台詞全是半文半白,十分拗口,難壞了不少文言文水平不好的演員。
因此張梨導演每天下戲後都會帶著大家背誦。
第二天拍攝途中,但凡誰忘詞了,那不用想,肯定是昨天偷懶,沒用心。
這種時候也不用其他人說,演員自己就會感覺到壓力,收工後那是拚了命的記。
整個劇組演員私底下也暗自較勁,一幫中年大老爺們,也不比其他,就比誰卡戲少,誰演的好。
至於台詞?
大多數演員是不帶劇本的,他們不僅記住了自己的台詞,甚至連對手的也記下了。
有一場戲,一名臨時演員大概是緊張,連續幾次台詞出現問題。
當時他身旁的劇組燈光師忍不住了,用一口流利的家鄉話,愣是將數百字的台詞念的一字不差。
陸遠心裡慶幸能加入這樣的一個劇組,在高山上站過,才知道什麼是高級的,什麼是好的。
大明劇組開闊了他的眼界,讓他知道原來好的劇組是這樣的。
導演,編劇,演員,三者相輔相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