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遠扶著橋架:“馮導想轉型,《夜宴》那會就看出來了。”
王保強感歎::“網上對《夜宴》的批評聲可不少。”
陸遠笑笑:“錢賺到手就行。”
可不是賺到錢了嘛。
《夜宴》投資1.2億,僅靠海外發行就回了本,國內票房也達到1.3億。
內地的票房收入都是純利潤,加上後期的音像、電視等版權,差不多賺了1000萬美元。
以至於這次新片《集結號》,50%的投資資金來自銀行的無抵押貸款,利息很低,完全是版權抵押。
王保強輕笑一聲:“馮導還是很有追求的,我聽他講過,這次對標的是《拯救大兵瑞恩》,馮導要拍國內電影史上第一部現代戰爭題材的商業片。”
“那這回海外市場就不好喊價了,能不能回本全指望國內。”陸遠看向對岸,依稀閃爍著幾縷燈火。
“好在公司的態度是力挺,隻要不虧錢就好。”
“馮導是準備為夢想窒息了。”
寬甸郊外,這裡原本是一片荒地,空無人煙,什麼都沒有。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馮曉剛硬是讓人按照實際比例,搭建了一個戰火小城鎮。
陸遠像往常一樣,站在馮大導演背後,默默看著監視器裡的畫麵。
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電影的拍攝,因此始終抱著學習的態度。
馮曉剛知道他是公司簽約的藝人,王忠磊還特地打過招呼,倒也沒怎麼管他。
愛看就看唄,還能學會不成。
幾天的觀察,陸遠發現電影和電視劇差彆確實挺大。
如果說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那麼電影就是導演的藝術。
電視劇天生可以憑借劇情長度來構建觀感。
電影則更多需要依靠導演在較短的時間內把故事講精彩。
就演員本身而言。
電視劇演員像是長跑選手,這一集不行,下一集表現好一點還可以補救,一切為劇情發展服務。
而電影演員更像是短跑選手,更考驗演員的表演張力。
每一場戲都需要反複的磨,要是幾條下來依舊找不到感覺,導演可是要跳腳的。
“卡!重來!”
“卡!”
“卡,演員休息!”
監視器前,馮曉剛踱著步,思考許久還是叫停了拍攝。
陸遠數了數,這場戲是導演第十二次喊卡。
馮曉剛招手:“陳漱,你過來一下。”
場內,一特有韻味的女人款款而來。
即使身穿老舊的藍色大褂,紮著土到冒泡的辮子,也遮蓋不住對方的嫵媚。
她叫陳漱,飾演戲裡的女主角孫桂琴。
三十歲的年紀,標準的美人麵,臉型秀美,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美人在骨不在皮,陳漱就是這樣的人。
長相固然驚豔,但陸遠覺得她的氣質更為動人。
如果說劉施施是少女羞澀的含苞待放,那麼陳漱便是大姐姐從容的風情萬種。
陳漱走近後,先是朝陸遠微微點頭,隨後看向馮導,柔聲問道:“馮導,怎麼了?”
“我得換了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