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娛樂股行市看漲,大批嗅覺靈敏的投機者攢個本子便往圈子裡鑽。
目前橫店已經出現劇組紮堆的情況,一些熱門拍攝場景都需要提前預定,在排期緊張的時候,甚至會因為搶景產生衝突。
按道理來講對演員是件好事,畢竟可供挑選的機會多了。
但數量增加,質量卻變得良莠不齊。
一個劇本一般,片酬卻給得極高,另一個片酬低、投資少,但劇本好。
這種情況演員該怎麼選,是選錢還是選良心?
錢固然好,一部戲掙到五六百萬,但對職業本身來講是不利的。
陸遠認為演員必須尊重自己的職業。
如果自己都不當回事,把詞兒一念,拿錢,趕快拍下一個,就沒什麼勁了,沒有敬畏心,任何行業都做不長久。
把觀眾當傻子,觀眾也會把演員當傻子,彼此不信任,相互看不上,那就完蛋了。
演員離開觀眾是什麼,屁都不是。
秦海露眼中透出欣賞,她上門一是表達感謝,二是探探底,畢竟陸某人成名時間太短。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她本人對劇本和角色同樣挑剔,秉承的觀念是角色首先得打動自己,然後才有信心通過表演去感動觀眾,這方麵兩人不謀而合。
所以接到薑韋的邀約,對劇本稍做研究後,哪怕劇組付不起片酬,她寧願降薪也要出演,這部戲裡她到手的錢遠遠低於市場價。
秦海露瞧著陸遠心裡感歎,怪不得二十來歲就能混出頭。
聊了幾句,她便坐不住,催促道:“劇本呢,拿出來,翠萍和餘則成第一次見麵的那場戲有些地方得和你商量下。”
“好。”
上午十點左右,劇組在大智禪寺影視基地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
儀式結束,多家媒體爭相提問,麵對記者,張婧大吹特吹。
“我是一個生意人,做劇就是做生意,如果做得不好,生意就做賠了,那我作為生意人的驕傲也就沒有了。
所以要做就做經典,不做快餐劇,不跟風,青雨傳媒隻追求精品,我們對這部戲的投資高達四千萬,後麵視情況還會繼續追加。”
“從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開始,我們和薑韋導演便是合作夥伴關係,薑導一直讓人很有信心,潛伏劇本更是由他精心打磨數年時間。”
“兩位主演都是實力派,口碑皆知,我相當看好這部劇的收視。”
陸遠在一旁聽的一愣一愣,怪不得人家能開公司呢,瞧這張嘴,兩千萬說成四千萬,十個月到她嘴裡變成了數年。
乾脆說成十年磨一劍得了。
心裡雖暗自嘀咕,麵對記者時卻毫不含糊,那叫一個讚不絕口,劇本好,導演好,製作班底好,問啥啥都好。
作為男一,關鍵時刻總不能拆台吧。
ps:這章補前天的,晚上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