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鬨。
郝坪和海青分彆畢業於上戲和北電,表演以出身而論,可評價為出類拔萃。
但同為上戲,李念的台詞卻聽不出絲毫技巧,並非大巧不工,而是壓根不會,很生硬。
而且從麵部表達上,明顯可以看出她為了凸顯角色的天真單純加了些自己的想法,卻顯得有些做作。
和海青對話的時候,眼神一不注意就會亂飄,能感覺到這是真的在“演”。
“哢!”滕華滔皺著眉頭叫停。
“海藻的表情儘量自然一些,早期的海藻就是一個剛進入社會的女孩子,你可以嘗試本色出演,另外,眼睛不要亂看。”
這場戲因為在室內,拍攝現場沒有幾個人,正對著給了兩機位。
“再來一次!”
再一次過後,滕華滔有些按耐不住。
“說了注意眼神,這是室內近景戲份,每一個動作都會被攝像機捕捉,先到這裡吧,海藻自己調節一下。”
連續拍了兩遍,李念還是進入不了海藻的狀態,滕華滔無奈叫停。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不過這是開機的第一天,他也沒有強求,叫停之後率先走出房間。
每部戲剛開拍的時候,總會遇到很多林林總總的問題。
陸遠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新人演員由於對片場和同演人員的陌生,所以才顯得很生疏。
晚上七點,陸遠拎著劇本,一手端著水杯,來到導演的房間。
許是下午的拍攝不順,滕華滔通知,要領著大夥聚在一起圍讀劇本。
考慮到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麵,存在溝通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圍讀也能消除陌生感,讓大家更好配合。
除此之外,通過圍讀還能調整和優化一些細節和台詞,一起討論確表演風格,讓演員充分理解角色,情緒。
比如海藻這個角色李念的理解可能存在誤差。
這時其他有經驗的演員可以給出更好的表演風格,假若得到主創人員的認可,那麼就會根據敲定的風格調整。
又考慮到拍攝的效率問題。
因此不光是導演和演員,監製,製片人,編劇等其他主創,還有剪輯師等等一起參加。
畢竟到了明天拍攝時間,一大組人出去浩浩蕩蕩,那時候再調整會很浪費時間。
到了現場,美術布景已完成,攝影立馬擺機位,燈光立馬精準布光,演員儘量走一遍戲就能實拍。
老女人臨盆接近,陸遠給她打了通電話詢問狀況,等趕到的時候,屋裡已經坐滿了人。
給他開門的是郝坪,見到門外的他,臉上充滿笑意道:“前妹夫,你來啦?”
“來了。”陸遠笑著點點頭,郝坪長相看似嚴肅,其實特愛開玩笑。
聽到他的聲音,房間內坐著的人全都齊刷刷看過來。
屋內正中央的位置擺了張長桌,兩排坐人,白色餐布上麵放著些小點心。
他稍微看了看,花生,茶水,還有幾盤麻花。
“陸老師來了。”
ps:第二章還沒寫完,晚點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