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打人啦二合一)
第357章打人啦二合一)
圈內人共識,影視劇和話劇,在多個方麵都存在顯著差異。
話劇表演與影視劇表演,分屬兩套表演體係,前者更重舞台效果,需要演員突出動作、台詞甚至表情的戲劇性。
並且沒有ng重來的機會,全方位考驗演員的聲台形表與臨場反應,對鍛煉表演基礎能力很有幫助。
後者拍攝周期長,可以反複重來,表演也相對更含蓄,尤其電影,過分的大開大合,反而會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
話劇演員在進行影視劇拍攝的時候,能否收起“話劇範兒”,這點很是關鍵。
因為影視劇的拍攝,並不像部分話劇那般誇張抽象,影視劇更加貼近日常生活,對於藝術方麵的處理會更生活化。
用力過猛,起範兒,是國內許多話劇演員轉行後的通病。
一條戲結束,劇組開始調整機位。
陸遠去趟洗手間,回來時瞥見蹲在一旁,悶悶不樂的郭京飛。
瞧那模樣,許是還在為第一條戲沒接住,被滕華滔喊卡而自責。
這貨甩掉手上的水珠,在褲腿擦了擦,徑直走過去,問:“怎麼隻有你自己,沒找個助理嗎?”
郭京飛抬頭,瞧見他忙起身,苦澀道:“陸老師,嗨我這不是剛從話劇圈轉行嘛,新人一枚。”
“你還沒簽約?”陸遠感到驚訝。
這人的資料他記得很清楚,先後拿下過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男主角獎、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金獅獎優秀表演獎等在話劇圈頗有分量的獎項。
此次轉行,或許在某些方麵還尚欠火候,譬如身上的話劇範兒,表演用力過猛。
但勝在基本功紮實,隻需要幾部戲,找到適合他的角色,表演節奏,就能出頭,是塊璞玉,有遠見的經紀人不會放過。
“是的,目前還在跑單幫。”
郭京飛的表情愈發愁苦,他在話劇圈算是個角兒,人稱話劇王子,是上戲學弟學妹眼裡的偶像級人物。
混話劇圈時,走到哪兒,人家好歹都尊重一下,跨行以後才發現,自己屁都不是,這行什麼人都有,也被人看不起,落差太大,心裡其實挺不舒服。
“不應該啊,我看過你演的話劇《終局》,說實話,挺震撼。”
郭京飛自我調侃:“陸老師,說來也不怕伱笑話,《終局》排完後我就瘋了,那會兒差點自殺,因為覺得那就是真理,當時沒辦法,絕望了。後來發現膽兒也挺小,沒死成,哈哈哈。”
陸遠微微一怔,決定換個話題,這也是個戲癮大的。
他能理解對方當前轉型的尷尬,也明白圈子的勢利。
這是一個商業市場,沒有利用價值,人家不會管你多會演戲或者多有本事,話劇大咖又如何,隻能這樣一點一點地從零再攢起來。
“影視圈和話劇圈終歸是不同,換個賽道,最好先找家經紀公司,獲取資源也容易許多。”
郭京飛笑道:“有找的,之前和王金花接觸過,但她不看好我,認為我長相沒特色,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可能捧不紅,一直在猶豫,恰好收到劇組的邀約,簽約的事就暫且擱置,打算拍完戲再談。”
陸遠心裡嘀咕,王金花什麼時候開始看臉了,這次多半沒瞧準,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
“好飯不怕晚,能力是名利的根,早點出來也是好事,如今是商業社會,必須兩條腿走路,話劇越來越小眾,現在不變,將來隻會愈發被動。”
“陸老師說的對,我排話劇時就想過這些,後來拿了一些獎,慢慢被認可,一摸口袋,發現兜裡還是沒有錢,也沒有人認識我,才意識到,不能一直這麼下去了,對演員來說,自己挺失敗的。”
“能琢磨明白就好,咱們這行,沒有任何一個演員最開始不希望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歡他,誰也彆裝。”陸遠相當坦然。
他早年進娛樂圈,是因為老女人給他講過,趙文卓一集電視劇片酬十萬,丫特俗,就是為了賺錢,賺大錢,巴不得所有觀眾都認識。
後來有了點名氣,心態才慢慢發生變化,也有了些責任感,想著在力所能及的範疇內,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郭京飛點頭道:“就是明白了這點,我才決定出來拍戲,把自己變成商品,當我擁有被利用的價值,才會有號召力,才會有主動權拍我想拍的戲。”
說這話時,他默默打量眼前人。
他對陸遠有了新的認知,換位思考,倘若自己走到對方如今的位置,不見得願意浪費時間安慰跨界新人,對方年紀比他小,能混出偌大的名頭,各方麵都不簡單。
“謝謝。”
“有什麼好謝的,前幾天你姐夫特意給我打了通電話,說小姨子求他,希望我開導開導你。”陸遠注意到他的眼神,揮手笑了笑。
“我媳婦啊,哈哈哈。”他有些尷尬,眼裡又帶著點甜蜜。
“行了,你繼續蹲著吧,我去準備下一場戲。”
《失戀33天》中,不少拍攝場景位於京城街頭。
光明正大的在街道上拍戲,換成十八線小明星自然安然無事,京城老百姓見多識廣,不稀罕。
但誰叫主演是陸遠呢,這貨又低調,除了必要的宣傳,素來很少在媒體前露麵。
乍聽到這個消息,不可避免地,有相當數量的粉絲、湊熱鬨的路人,以及記者聞訊而來。
相比於記者的鬼鬼祟祟,粉絲路人就肆無忌憚許多,恨不得直接越過警戒線,闖進片場,然後貼臉比耶。
這種事讓人頭疼,每次拍外景,現場聚集不少人,反反複複又趕不走,非常影響拍攝進度。
可道路是大家的,難不成封鎖,劇組沒有權力趕人。
陸遠也不願如此,說到底拍戲是服務行業,目的是娛樂大眾。
姑且不說最後的片子能不能博得觀眾一笑,總不能添堵吧。
最開始的時候,由吳朗和劇務帶著幾名工作人員,事先通知路人或粉絲正在拍攝。
好說歹說,並且表示,隻要他們規規矩矩,拍街景時,就有可能在影片中獲得出鏡機會。
總之充分溝通,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好吧,其實純粹是在忽悠人,影片拍攝時,會利用光學鏡頭的特性,把背景中路人的臉虛化掉。
豈料群眾裡有懂行的,第二天大夥都知道劇組的小算盤。
沒法子,陸遠和滕華滔緊急商議,隻能修改拍攝計劃,錯開時間。
並且在不多的預算裡,再抽出一筆錢,雇了一幫人,嚴防死守,堅決不讓外來人士,尤其是記者闖入。
媒體為了拿到第一手材料,可謂瘋狂,三十六計都用上了。
也因為那天的風波,《失戀33天》在路人網友的推動下,網上的熱度持續走高,議論紛紛。
各大影評人,出於不為人知的目的,或是唱衰,或是看好,總之挺鬨騰。
“投資不足一千萬,莫非電影新人導演滕華滔,準備以小博大,再現石頭的瘋狂?”
“樓上建議查一查滕華滔的輝煌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