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第317章東海防空識彆區
第317章東海防空識彆區
東大空軍的發展曆程。
並不是一路上升。
而是呈曲線,上下起伏。
東大空軍的開局很炸裂,才組建就與當時的世界第一空軍掰手腕。
後來。
因為接連仿製了前蘇聯多款先進戰機,所以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東大空軍在世界空軍排名,依然處於一流水平。
尤其是殲7.
出口數量多達數百架。
暢銷幾十個國家。
但是自從進了八十年代以後,東大的空軍就逐漸落後於時代了。
尤其是東方陣營和西方陣營都接連研發出了三代機和四代機,但是東大依然二代機打天下。
足足落後了一個時代。
一直到殲10這款爭氣機首飛成功,東大才逐漸走出了頹勢。
但是即便到了2013年。
東大的空軍力量依然十分薄弱。
彆看現役戰機數量多達好幾千架次,但是大部分都是性能落後的殲7、殲8,甚至殲6這種老掉牙的機型。
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以及三四百萬的領海。
全靠幾百架從俄羅斯外購的蘇27,蘇30kk,以及仿製的殲11ab和自主研發的殲10ab守護。
但是需要守護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區區幾百架三代,四代戰機明顯不夠用。
捉襟見肘!
所以東大空軍在2013年11月23日劃定東海防空識彆區之後,周邊大小勢力根本沒當回事。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
——國無重器!
所謂防空識彆區,其實就是指一個國家基於空防需要,單方麵所劃定的區域。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該國軍方可以及早發現、識彆,以及該國空軍試試攔截行動提供條件。
防空識彆區最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二戰後。
隨著空中作戰力量不斷地發展。尤其是以高空高速為基本特征的第二代戰鬥機迅速服役和普及,就導致各國傳統的防控體係麵臨很大的威脅。
要是還按照原有的,敵對空中目標逼近本國領空之後才出動戰機進行攔截,時間不但不充裕,而且還會導致戰機作戰機會)消失,根本無法保證攔截敵機成功。
所以各大國才在本國領空之外的公共空域劃定防空識彆區。
這樣就能擴大預警空間,保證攔截時間。
但是。
防空識彆區並不是領空。
所以並不被國際法所保護。
如果一國沒有強大的雷達預警能力,以及強大的攔截能力。
劃定防空識彆區就是一個大笑話。
因為彆國空軍不但不會遵守,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而且人家進了你的防空識彆區了,你方雷達部隊連發現都發現不了。
不是笑話是什麼?
所以東大一直到2013年11月23日,才在東海劃定了第一個防空識彆區。
東大的東海防空識彆區麵積很大。
不但與南棒、鬼子的防空識彆區重合。
甚至還涵蓋了很多爭議空域。
那麼為什麼東大一直到2013年才劃定防空識彆區?
之前是東大不想嗎?
當然不是。
還是那句話。
實力不夠的時候,你說的話彆人都當放屁,更彆說防空識彆區了。
而隨著東海防空識彆區的劃定,東大海空軍與周邊各大勢力的明爭暗鬥也趨於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