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第412章該死,又讓他裝到了
第412章該死,又讓他裝到了
培養一名飛行員。
尤其是空軍飛行員。
是非常嚴謹。
而且還有一套十分嚴格的程序。
就拿東大空軍來說。
並不是考上空軍院校就能確保一定能飛戰鬥機了。
恰恰相反。
哪怕是考上了空軍院校,淘汰率也很驚人。
比如說空軍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技術學院每年都會招收一兩百名飛行學員。
但是經過大一、大二、大三三年的淘汰。
能夠順利讀到大四的學員估計隻有四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隻剩下五六十個而已。
至於被淘汰的學員倒不是說被踢出空大這所學校,而是分流去其他專業了。
比如說地麵指揮、氣象專業、雷達和地勤等等。
但是就算順利讀到了大四,也不是一定就能去飛殲擊機。
通常情況下。
隻有最優秀的幾名或者十幾名學員才有機會駕駛戰鬥機。
至於其他學員。
就算順利畢業,也隻能去飛運輸機、轟炸機、加油機、水陸兩用飛機等等。
不過轟炸機部隊裡也有一個特例。
就是戰略轟炸機。
一般能飛戰略轟炸機的,無一不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老鳥飛行員。
而戰略轟炸機機組,不但比殲擊機飛行員更罕見,也更優秀。
2012年以前。
東大空軍的培養模式主要是‘三級五階段’。
‘三級五階段’的培養模式形成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三級’主要是指飛行院校、航空兵訓練基地和航空兵部隊。
‘五階段’則是基礎教育、初教機訓練、高教機訓練、作戰飛機改裝訓練和作戰應用訓練。
但是隨著東大空軍接收了越來越多的新型裝備。
以及飛行學員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發生了改變。
所以‘三級五階段’的培養模式明顯已經落後於新時代了。
所以在2012年。
東大空軍就已經完成了空軍飛行學員培養模式的改革。
由‘三級五階段’的培養模式改革成了4+1+1.。
新的培養模式分為‘學曆教育’和‘任職教育’兩個階段。
也就是飛行學員在空軍大學裡進行為期四年的本科理論學習、約70小時的初級教練機篩選和適應性訓練,從而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然後在各飛行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中級教練機訓練和高級教練機訓練,獲得軍事學學士學位。
不過各所院校都有較大的自主教學權。
隻要學員順利完成70個小時的初教機訓練,甚至在大四就可以開始中級教練機和高教機的訓練。
除了4+1+1,還有3+1模式。
3+1模式就是通過3年的科學文化學習,再到空軍航空大學完成1年的飛行教學,畢業後被授予軍地“雙學士”學位。
不過3+1模式並不是主流。
而且該模式也才開始每兩年。
所以到現在成果如何暫時不得而知。
空軍培養模式是2012年改革的。
2012年,飛院10屆正好大二。
所以他們剛好吃到了‘改革’的紅利。
不但在大三就飛了足足七十個小時的初教機,而且在大四就已經接受了中教機和高教機的訓練。
所以他們當中個彆人甚至不需要再接受一年的飛行學院的高教機訓練,就可以拿到軍事學學位,順利下放到部隊了。
也正是因為大三一整年高強度飛初教機。
所以這一屆大四的淘汰率就比較高。
足足淘汰了三四十個人。
以至於能順利撐到大四的學員,也隻有寥寥三十多個而已。
不過正是因為大三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大四的時候,他們才這麼順利就上手了中教機和高教機。
既然高教機都已經順利上手了。
二代機又有什麼難度呢?
“好好說不行嘜,動啥手?”江辰坐在座位上,滿臉鬱悶
馬勒戈壁!
一天挨了兩頓揍。
雖然是‘玩笑’性質的。
所以他們下手也都挺有分寸的。
但是偏偏有極個彆人很有惡趣味。
竟然喜歡掏襠。
你們又不是非洲三哥,乾嘛一個個都喜歡掏襠啊?
“你小子都把我們罵成豬了,我們還跟你客氣啥?”坐在他旁邊的一個師兄一臉滿足,“不過老子早就想揍你了,今天總算得償所願了。”
“就是.”另一個人也笑著道,“在場的有幾個沒挨你小子揍過?所以今天總算逮到機會揍你狗x的一頓,也算是報了我的心頭之恨了。”
江辰橫了對方一眼。
辯解道,“我什麼時候揍過你們了,我們那是切磋好伐。”
“你也知道是切磋?”對方沒好氣道,“誰切磋像你一樣,就跟瘋狗似的咬著就不放?”
“所以揍你一頓是輕的了。”對方得意洋洋。
江辰滿臉黑線,默默的朝對方豎起了中指。
以示敬意。
對方見狀。
馬上道,“喲嗬,還敢豎中指?兄弟們,這小子不服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