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江陽懂了,這是一罐可樂想收買他啊。
他“叭”的把可樂打開,咕嘟喝了一口,今天運動量超標了,喝一罐可樂不過分吧。
何況這可樂還是他自個兒掙來的。
他坐地鐵回家,在超市采購一番,回家做起了晚飯。
他很久沒有做過媽媽的味道了,還有點兒懷念,隻能自己動手做了。
李清寧回到家時,江陽的菜剛好,她聞了聞,“真香”,她親江陽一口,去洗手了。
飯桌上,江陽把下午的事兒說了。
他覺得還挺不錯,他現在相當於追光者,不,是幫助他們追逐光的人,如果夢想是海上的煙火,遙遠的星河,夏夜的螢火,江陽就是他們追逐光的影子,“這比喻不錯吧?”
李清寧說不錯是不錯。
就是這怎麼還冒出情歌來了,“如果說你是海上的煙火,我是浪花的泡沫,某一刻你的光照亮了我——我可以跟在你身後,像影子追著光夢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李清寧問他:“莊叔是男的吧?”
不會是個女人叫莊書,莊漱或者莊淑吧。
江陽讓她這話問住了,以至於他想了想才肯定:“是男的。”
那李清寧就放心了。
飯後,李清寧把碗筷放進洗碗機後,出來見江陽抱著筆記本坐在窗邊,戴著耳機聽著歌兒在忙,李清寧沒打擾她,去跑步機上鍛煉去了。
江陽看了她一眼,放心的忙起來。
他在寫《解憂雜貨店》第四章,名叫“聽著披頭士默禱”,說起來,江陽這篇靈感來自猛張飛,是他和嶽雲的故事啟發江陽,繼而把整本書打磨出來的。
當然,這個故事跟猛張飛的故事有很大出路,但也是父與子的關係。
這篇中,給解憂雜貨店寫信的主人公是個初中生。在披頭士來日時,他堂兄激動的哭了,初中生從那時起成了披頭士歌迷。在堂兄去世後,他繼承了堂兄的披頭士唱片。
他家裡富裕,有聽唱片最好的音響,經常招待朋友們來家裡聽唱片。
然而某天,他父親破產了,父母關係變差,他想要的東西也不再有,音響被賣了,父母還準備當老賴跑路,這讓初中生對父母失望和看不起,他寫信到解憂雜貨店諮詢,告訴店主,他父母要帶他跑路,還要給他轉校,可他不喜歡,應該怎麼辦。
雜貨店老父親的回信是不管發生什麼事,家人應該在一起。
初中生拿不定主意。
就在這時,披頭士解散了,他去看了披頭士解散前拍攝的紀錄片,即《順其自然》,這個紀錄片江陽看過,披頭士樂隊最後在蘋果公司大樓屋頂上表演,這時他們最後一次表演。
在電影播放完後,初中生大約明白披頭士為什麼解散了。
原來。
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並不需要什麼具體的理由,就算表麵上有,也很可能是因為心已經離開,才在這時候編造出了那些借口。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關係其實早已破裂,所以那四個人誰也沒有挽救披頭士樂隊,就像他的父母,誰也沒有挽救這個家——
這個少年用稚嫩的思想理解著這個世界。
他以為父母是巨人,足以撐起一片天,撐不住就是心不在了。
他以為生活隻要有勇氣,就可以挺過去——
他把披頭士唱片賣了,在父母逃跑中途,自己溜了。
他流浪途中讓警察抓住,可係統裡根本查不出他的身份,他成為了孤兒,被送到福利院,然後學了木雕,隱姓埋名過得還不錯。他在網上得知雜貨店複活,頭一次回了到家鄉,寫了一封信,說他沒聽店主的建議,而是選擇了離開,但他覺得做得對,因為他的人生靠他的努力開創的還不錯。
信剛在酒館寫好,他偶然從酒館老板口中得知,當初他父母在他逃走後,根本沒有找他,而是選擇沉船自殺,他母親死在了船裡,而他父親回到岸上吊自殺,隻為留下一封遺書,說他兒子也在船上。
如此一來,就把“兒子”殺死了,警察在大海裡找不到兒子的屍首也是自然。
他由此可以無牽無掛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不用擔心債主。
江陽覺得這個故事很好。
它告訴人們,當老賴,下場很慘。
《追光者》——岑寧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