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青鸞門能讓二位長老前來,本王甚是感謝。”
“王爺客氣了,魔域封印事關重大,掌門本是要親自過來,可門中事務繁多,確實抽不開身,隻能讓我二人帶了門中宗師秘器趕來。”
慶王笑道:“趙掌門心係蒼生,此乃宗門正道之楷模,二位長老皆是真武強者,隻要有秘器在,當無什麼問題。”
兩位長老對視一眼,郭長老又問道:“這本是我等宗門分內之事,不過,朝廷傳書,可允我門下弟子,以煉魔陣引魔氣淬煉天罡地煞,王爺,我等冒昧問一句,此事尚可算數?”
“朝廷自會信守承諾,兩位長老放心,隻等玄天宗過來,布下補天陣,以宗師秘器為基轉化天地元氣修補封印,屆時,貴宗門的弟子,便可入內淬煉天罡。”
……
“秘器嗎?也就是說來的這些門派都曾有宗師。”
顧元清視線落在了郭長老腰間纏繞的一把軟劍上,這把軟劍氣息與普通兵器完全不同,隱約間似能感應到其中有與生靈相似的氣機。
“如果我沒判斷錯的話,這便是青鸞門的宗師秘器吧。”
傳言,宗師壽儘,自身道胎完全潰散之前,將其中真武密藏剝離出來,封印進與自己朝夕相處、沾染了自身氣息的器物之中所成。
該器物便具備了些許宗師力量,能將天地間駁雜的各種氣息轉化為精純的元氣,而宗師秘器非以一脈同源的本門心法無法催動。
“這或許就是朝廷要請來這些門派的緣由吧,修複封印需要天地元氣,要麼宗師出手,要麼便要借助這些宗師秘器。”
“不知北泉劍派密室中的密劍與宗師密器相比又有什麼不同?”
顧元清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東西,便不再執著於監察前山,將心思又放在了自身修行之上。
他沉入靈山試驗,再次開始與人切磋。
昨夜心靈蛻變,他發現自己對戰之中,靈覺更為敏銳,已是真正可以與真武九重一戰了。
雖依舊敗多勝少,可他顧元清相信,隻需再過些時日,便可穩穩拿下,再下一步,他就可直麵宗師!
北泉山的人逐漸又多了起來,到第二日,北泉山仿佛就恢複了前幾日的熱鬨。
青鸞門、靈猿劍派、滄溟穀、無雙門、飛羽閣、玄天宗,儘數到了北泉山上。
鎮魔司的指揮使厲北雁也終於趕到,與宗門交涉之責由他接過,慶王終於退居二線,不再管理事務,隻在重要場合才會出席。
第三日,這些宗門之人皆下山而去,顧元清“看”不到山下場景,但料想也知是去處理封印破損一事。
而顧元清多數時日都在修行,可空閒之時依舊觀山看著前院,從這些宗門口中知道了許多江湖之事。
除此之外,這些人修行之時,他忍不住窺探一二。
要知道這次跟著過來的弟子,大多數都是這些門派中精英弟子,所修行、所攜帶的功法都是門內上乘絕學,雖未必比得上顧元清自己的修行功法,卻讓那個他擴展了修行之道的眼界,對後續功法的推衍又有新的想法。
這些收獲倒是他始料未及,看著前山一個個宗門弟子,就仿佛看到了一個個經驗寶寶。
前山諸事兒與他無關,間或有人來到後山,自也有禁軍衛士攔下。
直到第六日,兩位錦衣華府的青年站在他前山的院落前。
左側身材高大的青年指著院落道:“此院是何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