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武當嚴禁同門操戈,可以有私怨,卻不能夠相互屠戮,否則天柱峰上真武堂的執法道人無情,後果往往難以想象。
這是規矩,是戒律,雖然對於很多私怨深厚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束縛,不過蘇乞年明白,一個鎮國大宗,數千上萬人,若是沒有規矩,那就是一盤散沙,沒有了秩序,一個門派也就離滅亡不遠了。
哪怕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曆代也有諸多大儒學士提出種種律法條例,補充大漢律曆,以嚴刑止罪惡。
盛世施仁政,亂世用重典!
眼下是盛世,也是亂世,蘇乞年略一沉吟,也就釋然了,隻要他時刻保持強大的力量,自然可以鎮壓一切邪祟,光明心籠罩,淨化一切惡念。
……
青羊峰的三人動了。
這一動,就彙聚了不少目光,三人成一峰,成一脈,成一外院,十五輪不敗,儘皆邁入下一個輪回。
一場一輪可能是僥幸,兩輪可能是氣運,三輪可能是造化,然而五場十五輪,就沒有人再相信是僥幸,或許有人心中依然輕視,但也不再否認,這青羊峰的三人,絕對不是弱者。
六座六合石台,最後,每一座石台上,都有七十二人登臨。
“你們當中,隻能由十人留下。”
辰酉台上,角落裡分彆站著六名執事,這時一名執事開口,道出規則。
什麼!
這一下,一些弟子就心中一驚,年祭大比曆年的規矩都有變化,沒想到今年變化這麼大,七十二人混戰,規則就是留下最後十個人。
如此一來,一些出自同一分院的弟子就彼此相視一眼,這樣的規則太寬鬆,也就留下了很多空隙。
短短十餘息,諸人腳步微動,在辰酉台上,就隱隱劃分出來了七方人馬,六方分院,以及蘇乞年一人。
孤零零站在辰酉台上,蘇乞年目光平淡,絲毫不為所動,這一切落到他的眼中,一點也撼動不了他的精神。
他注意到三個人,如那雷石峰的魏清湖,白雲峰的洛清江,天柱峰的塗清峰,除此之外,還有近二十人內家真氣隱而不發,卻逃不過蘇乞年的精神感知,都是築基弟子。
一息、兩息、三息……十息!
六合石台四方,諸外院弟子彙聚,呼吸都凝滯,意料之中的,六方石台上,皆是一動不動,沒有人出手。
高台上。
“氣機把握,誰最先忍不住,就要露出破綻。”
“分而擊之,亦可合縱連橫。”
“勝負有選擇,倒是有不少好苗子。”
不少執事和護法道人開口,彼此交談,如此混戰,更能看出很多東西,真正的武者,都不是在規則中成長的,混亂中崛起,於困境中逆流而上,才能真正看出一名武者的潛質。
六合石台四方。
這時候,很多觀戰的外院弟子就露出玩味之色,看子醜台、卯戌台以及辰酉台上,無一例外,青羊峰的三人孑然一身,孤身而立,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六方外院一些弟子的目光,就隱晦地落到這三人身上。
顯然,這三方石台上,不少弟子都已經有了選擇,隻是因為彼此忌憚,氣機把握,所以都在等待,等待有人最先出手,打破平靜。
辰酉台上。
蘇乞年周身氣機不顯,他站在那裡,筋肉鬆散,似乎渾身都是破綻。
立即就有人露出冷笑,諸多氣機交織,鎖定,都是外院弟子中篩選剩下的年輕高手,可以想象,眾目所視,需要承受怎樣的精神壓迫。
結局是注定的,隻是誰都不想最先揚起鍘刀。
唯有寥寥數人隱隱蹙眉,似乎察覺到一些異樣,冥冥之中,心中生出若有若無的忌憚之意。
空氣愈發凝滯,六方石台上,風聲止息,寒風肅殺,然而一接近六合石台就潰散了,諸外院弟子氣機繚繞,灼熱的氣息交織,隱隱將整座石台都化入血氣場域。
半盞茶後。
目光平靜,掃過台上六院諸弟子,蘇乞年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淡淡道:“柿子在這裡,你們不出手,我就要動了。”(求月票,求正版訂閱支持,新年快樂,感謝發月票紅包的書友們,大家的心意十步感激不儘,不要勉強,十步已經滿足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