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求月票,正版訂閱是對十步最大的支持,寫得感覺越來越好了)
漢江。
作為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漢江之水時而明淨,清澈見底,時而渾濁,奔流洶湧。
在蘇乞年記憶裡,那十六年前的二十七年歲月裡,漢江水比之而今卻要小上太多,而這片天地比之記憶裡,也要大上了無數倍。
人總有數之不儘的好奇,現在,這漢江岸邊,就聚集了數以百千計的江湖中人,他們眺望漢江,在紫蓋山下,欲瞻仰這一代歸藏刀傳人的風采。
蘇乞年也有好奇心,《周易》為萬經之首,就是他而今身負的《休命刀》,乃至是那一式似是而非的《降龍掌》第一式,其總綱,也是截取的《周易》中的一段乾坤變化的道理,《周易》之後,又有更古老的《先天》、《連山》、《歸藏》三易現世,都是比文王更加古老的時代,至於創演者卻無從考證。
時至而今,唯有這紫蓋山上的羲宗一脈,掌握了完整的《先天易》,曆代相傳,似乎可以追溯到上古部落時代,人族首領之一的伏羲氏。
一代歸藏刀傳人現世,一根枯木渡江,直指中峴紫蓋山,不用說,這將是兩大易數的碰撞。
“《歸藏易》,《先天易》……”
紫蓋山下,漢江水邊,蘇乞年喃喃道,這兩大易數,他此時捕捉四方人言,也隱隱有一些了解,兩大易數的傳人,幾乎每一代都有爭鋒,互有高低,這樣幾代十幾代下來,兩大傳承從二流爭到一流,再從一流爭到頂尖,就為了易數高低,是正統之爭。
而今。《先天易》也以伏羲易自居,《周易》乃文王所演,唯有《歸藏》、《連山》二易毫無頭緒,來曆全無。
“到了!”
有人低喝。蘇乞年抬頭,就看到遠方漢江水上,一根枯木如箭,乘風破浪,閃電般疾馳而至。
在枯木上。立著一名身著灰袍,看上去麵容有些木訥的青年,但從那一雙眼睛裡,蘇乞年卻仿佛看到了天地萬物在沉浮。
青年背著四尺來長的紫檀匣子,點點金星在陽光下閃爍,有紫氣氤氳,不用說,那刀匣中,定是那一口天下聞名的歸藏刀。
“一口通靈神兵,真想見識一二。若能親手撫摸,此生無憾。”
“百年前,這口歸藏刀才名列兵器譜第一百位,百年過去,已經登臨第九十五位了。”
“歸藏刀,先天劍,曆代互有勝負,是以於兵器譜上,同列於第九十五位。”
有許多江湖客感歎,天下通靈神兵還是有一些的。但是能夠登臨兵器譜的,都是天下少有的神兵利器,其玄奧之處,更是超出常人的理解。
“隻是不知道。這一代歸藏刀和先天劍的傳人,現在能否擁有駕馭神刀神劍一擊之力。”
神兵通靈,就是半個頂尖,甚至一些神兵通靈年月日久,就是尋常頂尖元神高人,也奈何不得。
不用說。能夠登臨兵器譜的神兵利器,恐怕尋常頂尖元神人物都奈何不得。
木訥青年就是這一代歸藏刀的傳人?
很多江湖中人有些失望,尤其是一些年輕男女,他們向往卓爾不群,驚才絕豔的風姿,但顯然,眼前這位歸藏刀傳人並未給予他們這樣的感官。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年輕,看上去不過弱冠之齡,隻是不知道功力幾何,刀法幾何,得了連家歸藏刀幾成精髓。
枯木渡江,於紫蓋山臨江一側止息,枯木沉浮,木訥青年立於其上,仰望山巔。
這一站,就令得蘇乞年的目光現出凝重之色,尋常江湖中人感應不到,他卻清晰捕捉到一股潛藏隱匿的鋒芒之氣,屬於刀道的鋒芒,唯有同樣領悟了兵刃鋒芒的練武之人才能夠感應到。
“小兄弟,看你也練刀,可要好好看著,歸藏刀傳人,若非是世代爭鋒,我們哪裡能有這樣的眼福。”
這是一名老人,花白頭發,滿臉江湖風塵的褶皺,立在蘇乞年身邊,抓著一杆老煙槍,正抖落裡麵燃儘的煙灰。
“看,那是襄陽城周邊的宗派、世家,從這歸藏刀入襄陽州,就派了人盯著,現在都來了,就是要觀摩這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