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結束!
蘇乞年眼中神光一閃,練成《迷魂大法》第五重的功夫,他總算可以嘗試修習剩下的兩門精神武功,《亂神訣》與《碧魂箭》。
《亂神訣》是移魂的功夫,而《碧魂箭》則是滅魂的功夫,蘇乞年精研兩門武功,就發現,與《懾魂術》相比,這兩門精神武功就有了質的提升,走得就是堂皇正大的路子。
隻是相比於滅魂的《碧魂箭》,《亂神訣》所謂移魂,竟有許多療傷的法門,針對精神魂魄的損傷,除此之外,所謂移魂,更多的則是挪移轉化,化解一切外來的精神武功,攻伐大術,是為亂神,擾亂一切外來精神意誌,不動不壞。
所以,這門《亂神訣》,堪稱是一門精神防禦大術。
足足花了一天,蘇乞年才初步掌握了這門《亂神訣》的皮毛,隻見祖竅神庭中,隨著神靈身念動,精神意誌破體而出,以一種玄妙的軌跡布滿周身數丈虛空,隱於無形。
這是亂神域,所有臨近的精神外力都將被扭曲,甚至在《迷魂大法》的描述中,這門《亂神訣》練至巔峰,甚至可以擾亂虛空,隔絕一切天地本源,封鎮八方。
緊接著,就是那門屬於《迷魂大法》唯一的攻伐大術《碧魂箭》。
就是《迷魂大法》的開創者,在經文中也有告誡,《碧魂箭》雖然堂皇正大,卻也十分凶險,動輒滅絕魂魄,有違仁心,要後人善用,不能用之為禍人間。
且這位開創者也言明,這滅魂的《碧魂箭》,本是為妖魔所創,無論是妖族的精神天賦,還是魔道於精神一道的成就,都不是尋常佛道儒三家武學可比,哪怕後來軍中殺戮之道興起,在精神領域獨樹一幟,也有所不及。
蘇乞年參悟《碧魂箭》,這門《碧魂箭》非同小可,以精神為弓,意誌為箭,射出的箭矢足以洞徹心靈,貫穿祖竅神庭。
到了此時,蘇乞年終於明白,《迷魂大法》的開創者為什麼說達到第五重的功力,才能夠修煉這兩門功夫,甚至說十人中多半隻有一人能夠臻至這一重天地。
精神為弓,意誌為箭,不是頂級築基功第十層,孕神立道的武者,哪裡能夠擁有意誌之力,或者,這一重的功夫,就是針對一流混元境,接近證道元神,同樣領悟出精神意誌的巔峰高手。
接下來的兩天,蘇乞年便全力參悟《碧魂箭》,即便以三寸神靈身雄渾的精神意誌,這《碧魂箭》的修行也十分艱難,化精神為弓,對於精神力的精微掌控,堪稱到達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境地。
一直到第三天的深夜,蘇乞年麵色微白,顯然精神力消耗不少,不過嘴角卻泛起一抹微笑。
隻見祖竅神庭中,三寸神靈身長身而立,休命刀負於身後,左手虛空一抓,周身銀芒流轉,掌心處,頓時無窮精神力彙聚,凝成一張銀色大弓。
弓身古樸,有一股無形氣機流淌,即便是蘇乞年自己,也感到有些心悸。
精神為弓,意誌為箭,對於練武之人而言,道就是意誌。
蘇乞年念動,銀色大弓上,頓時無量光彙聚,凝成一杆通體純白晶瑩的大箭。
精神為弓,意誌為箭,蘇乞年運轉《碧魂箭》,凝聚出來這樣一口箭,亦可稱之為大光明箭,以蘇乞年而今的精神意誌,再以《碧魂箭》的凝箭之法聚力,這一箭雖未射出,但蘇乞年亦能從中感受到一股驚人的力量,這一箭,蘊藏光明本源之力,不僅僅有滅魂之力,更可輕易乾涉現世,毀滅肉身。
片刻後,蘇乞年小心散去弓箭,這《碧魂箭》他剛剛練成,也顯得有些生疏,稍有不慎,未傷人先傷己,由不得他不小心。
沒有立即起身,蘇乞年念動,虛空深處,天地元始之氣如一掛瀑布般垂落,將他淹沒,他打坐入定,臻至胎息之境,不過半炷香工夫,就再次睜開雙眼,無論是肉身真氣,還是精神意誌,都飽滿如一,到達了一種巔峰狀態。
至此,對於此番龍塚之行,蘇乞年終於有了幾分把握,這初步練成的《碧魂箭》,在他未曾領悟出來《休命刀》第十式前,或將成為他壓箱底的功夫。
而《迷魂大法》臻至第五重,練出一絲純陽之氣,蘇乞年感悟層層虛空,光明照虛空的體悟愈發明晰,若是再有十天半個月,悉心體悟,未必不能參悟出來屬於光明本源的第一種玄奧,可惜,這世間諸事,變化無常,不可能讓他有完全的準備,已經沒有時間了。
辰時未至,天邊微亮。
轟隆隆!
證道大殿的大門洞開,蘇乞年邁步而出。
大殿前,早有十道身影立在那裡,以醉酒僧明覺小和尚,女至尊虛若依兩位龍虎榜年輕人傑為首,還有其他八位諸門派、世家的傑出弟子,都是老人精心挑選出來的。
蘇乞年一眼就看穿,除了明覺小和尚兩人之外,其餘八人身上的氣息,都有明顯的提升,顯然這短時間之內,一身功夫有了不小的精進。
老人也在這裡,不過看蘇乞年的目光就有些古怪,活見了鬼一般。
虛若依挑眉,這位女至尊傳承天山靈鷲宮天命寶典《唯我至尊功》,自有一分他人難及的眼力,自蘇乞年踏出證道大殿的那一刻起,她就自蘇乞年體內,捕捉到一股極為隱晦的危險的氣息。
下一刻,這股氣息就收斂進更深處,蘇乞年目光微不可查地自其身上掃過,虛若依心中一跳,居然洞悉了她的感知,這就非同小可,她頓時明白,這位少年院主在這短時間內,怕又有了極為驚人的收獲。(求,起點正版訂閱是對十步最大的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