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王心,長安震!(二更)_純陽武神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純陽武神 >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王心,長安震!(二更)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王心,長安震!(二更)(2 / 2)

隻有真正麵對人王,才能知曉這到底是一尊怎樣可怕的存在,古今唯一不是說說而已。

“不錯。”

人王開口了,頷首道:“晉升二流龍虎境,可得我八印之一。”

什麼!

老人渾身一震,既而就大喜,道:“你居然願意傳下一印。”

彆人不知道,老人可是清楚的知道,這一位當年開創出來《人王八印》,至今即便是天帝城中諸多年輕一輩的佼佼者,也隻有寥寥數人才得承一印,其中兩人在龍虎榜上的排名之高,大漢年輕一代少有敵手。

現在,這一位願意將其中一印傳授出去,除了看在蘇乞年身為道院院主之外,多半也是生出了惜才之心。

讓人王動了心,這可就非同小可,老人可以清楚地知曉,這一位的眼光之高,絕非是常人可以想象,天帝城也不同於尋常鎮國大宗,曆代天帝,甚至未必是天帝城中人,天帝城傳承,向來不問親疏,隻問緣分。

“多謝太上長老。”

蘇乞年躬身一禮,《人王八印》,絕對是世間少有的絕學,哪怕隻有一印,也足以令整個大漢武林震動,哪怕他隻是汲取其中的精華,取長補短,對於自身的武學領悟,也有難以估量的好處。

明覺小和尚與虛若依相視一眼,並無半分嫉妒,兩人也都出身不凡,擁有各自的傳承,甚至是天命寶典這樣的準聖武道,《人王八印》雖強,也並不過分動心。

對於蘇乞年得到人王的認可,在兩人看來,也不足為奇。

一個時辰後。

人王凝神,目光變得沉重,顯然,即便身為當今元神榜第一,號稱古今唯一的人王,在得到蘇乞年三人帶回的消息後,也不能不慎重,因為這消息太過玄奇了,沒想到這短短的二十來天裡,蘇乞年三人居然跨越了時空長河,回到了遙遠的過去,黑暗歲月的開端。

人族三聖、劍仙、陣道宗師、莽古妖帝、鯤鵬妖皇、真龍巢,等等有哪一個不是足以震動歲月長河,銘刻在曆史中的存在。

這樣的經曆,足以稱之為傳奇,或者說是神話也不為過。

古往今來,有幾人能夠跨越時空,恐怕這還是第一次聽說,同樣,能夠生出這樣逆轉過去的念頭,這一代鯤鵬妖皇堪稱雄才大略,是一個經天緯地的人物。

這一下,老院主看向蘇乞年的目光,更變得有些古怪,這一位在黑暗歲月開端,到底做了些什麼,與劍仙鋒芒化身交手,刀斬東海莽古妖帝,乃至向真龍借力,劈碎了那一代鯤鵬妖皇的肉身。

這樣的經曆,比傳奇還神話,哪怕就是拿出來一件,也足以震撼人心,接連幾件,老院主感到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凝滯。

就是人王,看向蘇乞年的目光也生出了一些變化,他露出沉吟之色,揮手令蘇乞年四人自便。

就這樣,三天很快過去。

這三天內,長安城看上去風平浪靜,卻漸漸有一些消息自皇宮大內,以及皇家書院外院傳遞出來。

比如此番龍塚之行,皇室子弟,乃至皇家書院弟子得到機緣造化,修為突破,武力精進,有了衝擊龍虎榜的資格。

其中,尤以皇家書院外院有五名弟子參悟正氣本源,得承儒道真傳為最,不僅彌補了外院隕落的兩條幼龍的空缺,更多出了三人。

當然,最震動人心的,還是關於妖族潛入龍塚的消息,以及如八臂天螳族帝子郎林,裂荒猿一族帝血後裔,毒神蠍一族的帝女,等等一乾妖族年輕高手的隕落,幾乎震動了整個長安城。

不過,關於那位鯤鵬皇族三太子鯤斷神,以及東海莽龍族帝子莽沽的身死,卻是沒有傳遞出來消息,無論是皇家書院,還是皇室,這一次都同時選擇了緘默。

但身為道院院主,蘇乞年依然是被諸勢力著重關注的,其與鯤鵬族帝子鯤玄一戰的消息也傳遞出來,鯤玄之名,即便是在人族腹地,也有很多大勢力知曉,那是北海鯤神國年輕一代少有的化石級人物,甚至極為接近了禁忌層次,換做大漢龍虎榜上,絕對是排名前十五的年輕頂尖高手。

那個蘇家次子,道院最年輕的院主,居然已經精進到達了這一步?

人們難以置信,很多人懷疑,卻也有很多人相信,相信是因為消息是從皇室以及皇家書院中傳遞出來的,懷疑是因為其太年輕了,一個少年,不過十六歲,練武滿打滿算不到兩年,這樣的成就,是很多武林名宿一輩子也不能達到的境地。

但不論相信也好,懷疑也罷,這位道院少年院主,已經進入了長安城諸多大勢力的眼中,這樣的天賦武力,已經不能夠再如過往一般等閒視之,再過兩三年,按照這樣的勢頭,未必沒有衝擊龍虎榜前十的機會,觸碰那同代少有的禁忌層次。

而有那一位人王坐鎮,而今的道院每過去一天,新生的根須就紮得越深,也站得越穩。

三天裡,長安城中暗流湧動,不過於道院內的蘇乞年而言,卻絲毫不知。

證道大殿內,他靜坐三天,調整己身,結束了二流龍虎境之前最後的一次打坐。(求月票推薦票,起點正版訂閱是對十步最大的支持!還有第三更。)(未完待續。



最新小说: 詔道於天 京港纏綿 從家族漁農到水德真仙 仙途逆鱗:天淵歸來 錦繡宮女 1444,拜占庭再起 消失十五年,孩子媽穿回來了! 鬥羅:一人歸來,番天印砸死唐三 我的高冷絕美同事 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