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頭兒繼續解釋道:
“按理說棒子麵的確是黃色的,那都是上等的玉米粒磨成粉,還要篩掉幾遍粗顆粒,再加上一些小麥粉,看起來細膩鬆軟,蒸出來的餅子特彆好吃。
可那樣的玉米麵就隻能算是細糧了,現在吃不到嘍。
你瞧這顏色不對,這是因為這棒子麵在加工的時候,是把玉米粒和玉米芯一起磨成粉,就成這樣子了,算粗糧。”
林三七有點驚訝:“玉米芯?那不都是燒火的嗎?”
其實林三七不知道的是,玉米連同芯子一起磨成粉在2023年也有,不過那都是喂豬的,根本不是給人吃的。
有個中年婦女也笑嗬道:
“玉米芯可不止燒火,還頂餓,你瞧本來一斤玉米粉,現在可以換成四斤棒子麵,夠家裡吃上兩天了。這年頭有得吃就不錯了,誰還指望吃白麵饃饃?”
林三七撓了撓頭,心想既然到了這個時代,有些生活常識最好問問清楚:
“那,什麼樣的糧食算粗糧?”
估計來買糧食的中老年人也閒,大家樂得逗逗這個南方來的公子哥,於是原來那個老大爺繼續科普道:
“這說出來可就多了,反正除了大米和麵粉,其他都算是粗糧,比如紅薯、雜豆、南瓜、棒子麵、高粱米什麼都算是粗糧,總結一句,都是不好吃,難以下咽的。”
林三七心想,這些食材放後世,可不就是養生食物嘛,這風水真是輪流轉啊。
有個老大媽補充道:
“實在不夠吃了,就去郊外挖野菜,打槐花、榆樹葉、蘿卜纓子、包菜根,這些都是可以吃的,不過吃觀音土是沒有的,咱們這四九城也不產這玩意兒呀。”
嗬嗬嗬~~~
周圍人都笑了起來,顯然是苦中作樂。
林三七也跟著傻笑,笑的時候腦子裡想的都是早上東安市場那琳琅滿目的各種食材,以及那些饕餮食客們。
金采鳳已經從糧站裡出來了。
出來的時候手裡拿著一個紅色的本子,上麵寫著《北平市市鎮居民糧食供應證》,還有一紮糧票。
“七仔,看,這可是你吃飯的家夥,看完了阿媽幫你收起來,沒有這糧本,以後你可真要餓肚子了。”
林三七拿過糧本看了一下,又拿起糧票研究起來。
他之前已經在電腦上百度過糧票,那都跟放小的人民幣似的,印刷精美,可是1959年的糧票卻很粗糙。
不僅紙張很粗糙,印刷也很粗糙,估計是受限於這個時代的印刷技術還比較落後吧。
糧票又分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林三七這種小市民隻能分到地方糧票,出了四九城其他地區是不認的。
如果是全國糧票,再加上一張介紹信,一本工作證,那真是走遍全國都不怕。
看著這粗糙的,毫無技術含量的糧票,林三七腦海裡突然出現了一個邪惡的念頭,怎麼也壓不住……
林家母子從糧站出來,拐了幾個胡同就到家了。
金采鳳放下肉和蔬菜,又領著兒子朝寬街中醫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