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電腦上查過資料的,2023年北平地區普通的玉米畝產量應該在500~800公斤左右。
如果再往南一點,比如黃淮海地區土地肥沃,玉米產量普遍在每畝1000公斤上下,相當於是一噸。
玉米的最高記錄是在米國,ny公司的一個品種,平均每畝產量是2641公斤。
結果現在十三陵鎮的玉米產量一畝隻有70斤,這個數量不但讓林三七皺眉,同時也讓沈院長和紀副院長都陷入了巨大的震驚當中。
因為這個產量將會嚴重打破中醫院農場的後續計劃。
中醫院農場現在是2000畝地,其中有一半是山地,一半是可耕種的田地,如果畝產隻有70斤,1000畝地哪怕全部種上也僅僅隻能收獲七萬斤玉米。
聽起來很多,折合一下就觸目驚心了,那就是35噸。
到時彆說把玉米芯一起磨成粉了,就算把玉米杆、玉米葉、玉米根全部磨成粉,產量頂多也不會超過100噸。
這還沒有林三七一次黑市交易來得多,人家隨便出手都是200噸。
沈院長有些不能接受,急著追問道
“怎麼產量這麼低?我光是一畝地種子都需要3、4斤,如果隻有這麼一點產量,這個農場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我們單位的糧食供應呀。”
虎峪村的錢村長憨憨一笑,慢條斯理地解釋道
“產量提不高,這還不是這鬼天氣害的,沒有降雨就沒有水,連十三陵水庫都快要乾涸了,莊稼怎麼能好好生長?要是風調雨順,咱們怎麼會連飯都吃不飽呢?”
這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
是啊,要是沒有這自然災害,中醫院這群拿筆杆的知識分子何必跑到昌平來握鋤頭呢?
有一個數據,1960年的糧食產量比1957年減少了26%以上,這是一個顯著的下降,而人口卻還在大幅增長。
再加上還有一頭北極熊在獅子大開口,落井下石。這一來一去,糧食的缺口就變得非常巨大。
李村長也接話道
“你們工人還有工資、有糧票可以拿,國家優先供應你們工人階級。可咱們農民咋辦哩?交了公糧,剩下的糧食根本就吃不夠,不信你們瞧,這山上都是挖野菜的人。”
林三七這才用手搭在眼睛前往遠處望去,果然遠處的山上隱隱約約有人影在晃動,於是趕緊提醒道
“沈院長,趕緊找些人告訴村民,可彆把咱們農場所屬山地裡的野菜都挖走了,啊呀,那個人是不是在剝我們的樹皮?”
幾個村長聽了都有點尷尬,林三七被沈院長又瞪了一眼。
黃村長看到這一幕,重重歎了一口氣
“幾位領導,彆趕咱們的村民呀,他們是真餓呀,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如果連野菜都沒得吃,老百姓活不下去呀。”
沈院長和紀副院長連連安撫
“沒事沒事,你們挖吧,咱們再困難也不至於跟村民去搶野菜吃。”
主要還是倉庫裡那麼多糧食讓兩位院長心裡有了底氣,如果沒有那些糧食,村民們敢來中醫院農場挖野菜試試,非被保衛科追得滿山跑不可。
紀副院長也虛心求教道“幾位老哥哥,你們都是種地的行家,有沒有什麼提高產量的辦法?”
三個老村長卻是同時搖頭
李村長說道“沒辦法哩,就算是水源充足,玉米一畝地的產量也就是150斤上下,這個數量是祖祖輩輩都這樣。”
林三七心想,這個產量跟清朝時期也沒有什麼兩樣嘛,看來現代化農業技術還沒有推廣開來。
虎峪村的錢村長突然想了起來
“我看過報紙,現在不是有一種新型化肥嘛,據說用了以後產量起碼能翻好幾倍,報上說那些畝產幾萬斤,十幾萬斤的產量,都是化肥的功勞。”
“化肥?”
沈院長聽了眼睛一亮,“這個我也聽說過,我去打聽打聽。”
紀副院長卻潑一盆冷水
“甭打聽了,我已經跟供銷社打聽過了,化肥屬於國家重點管控物資,價格貴得離譜,而且是有價無市,有錢也買不到。咱有醫院剩下這點錢,還不如采購人參呢。”
沈院長卻是眨眨眼,聽到了“人參”兩個字重音,於是目光若有所思地看向了林三七……
萬路村的黃村長這時候也積極獻計獻策
“如果沒有化肥,可以發揮你們城裡單位的優勢呀。比如你們把你們中醫院或者周圍居民小區的化糞池都給包圓了,然後運到農場來。這可是天然的肥料,寶貝啊,我們想得都得不到。”
林三七愚蠢且清澈的眼神看過來“你說的是屎和尿?這玩意兒是寶貝?”
黃村長從口袋裡摸了摸,摸出一個小夾子來,從裡麵取出一個紙片來
“鬨,林科長,給你瞧瞧,這可是糞票,有了這票,我們萬路村才能去昌平城區拉大糞。沒有這票可不允許糞車進城,為了這糞票,我可是送了好幾斤苞米。”
林三七接過來一瞧,紙片大小跟糧票差不多,上麵寫著大大的“糞票”兩個字,旁邊還有幾票排小字
“每票五擔”、“按月取糞,過月作廢”、“取糞帶票,撕掉作廢”。
林三七心想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連大便都要憑票領取,還得靠搶的?
紀副院長咂了咂嘴,發愁道
“糞便我們有辦法搞到手,可是從城區幾十公裡運過來,這1000畝地得運多少車過來?光是這汽油錢我們就出不起啊。”
國內現在連大便都缺,更何況是汽油?
沒看到滿大街的公交車、大卡車都燒煤燒柴了,就是因為缺少汽油,所以價格死貴。
沈院長阻止道“化肥的事情不急,小七你……”
林三七知道這事關係到全院職工們的吃飯問題,最後缺啥肯定又要盯上他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