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林三七這個實習醫生的一個誤區,覺得流感比口罩要輕。
但根據曰本的一個權威統計數據。
60歲以上老人:流感的重症率0.79%、致死率0.55%;口罩的重症率0.14%、致死率0.475%~0.64%。
這說明口罩重症率是流感的20%,致死率與流感相當,或者稍高出一些。
60歲以下:流感的重症率0.03%、致死率0.01%;口罩的重症率0.01%、死亡率0.004%~0.01%。
口罩重症率隻有流感的33%,致死率也低於流感。
所以流感絕不像表麵上那樣看起來人畜無害,當年歐洲幾次流感大爆發,照樣是一片人間地獄。
隻是在後世醫學發達,流感做為年年都流行的傳染病,各國已經研製出特效藥,比如瑪巴洛沙韋和奧司他韋,所以看起來仿佛危害不大而己。
林三七知道是昌平這波疫情是流感後,馬上穿越回到了2023年。
知道是什麼病,他現在需要大量的藥物去治療,否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儘管林三七已經沒辦法在2023年成為一名醫生,但他讀了5年醫科大學,基本的人脈和朋友圈總是在的。
通過他在花都八院的師兄許開誠,林三七聯係到了一位做流感藥物的醫藥代表。
某高檔飯店包房裡。
許開誠看著眼前仍然穿著普通的林三七驚歎道:
“七仔,真是人不可貌相啊,當初知道你被學校處理後,我們都以為你的人生完蛋了,被坑了。想不到啊想不到,原來你才是我們同學當中真正的隱形資本大佬啊。”
林三七現在是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幾個月時間公司營業額就快接近10億了,這事已經在花都醫大同學群裡傳開了。
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翁,這絕對是一個奇跡。
雖然同學圈裡質疑聲還是不斷,但嶺南堂的鼎鼎大名卻作不得假,尤其是嶺南堂隻銷售珍貴中藥材,這可不是一般公司能做到的。
光是一個百年野山參,就打敗了全國所有的同行,圈裡人更懂得這個份量有多重。
林三七自嘲道:
“許哥,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我也想好好當一個醫生,可是實力不允許啊,所以隻能做藥商,給你們這些醫生服務賺點辛苦錢啊。”
“呸,有你這麼有錢的藥商嗎?賺錢跟撿似的,換了我,我才不當這破醫生呢,一個月才幾塊錢?”
社會上的人對於醫生的收入是有誤解的,覺得醫生嘛,人均收入肯定是百萬起步,那些黑心醫生一年上千萬都是小意思。
這種誤會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在婚戀市場上這是加分項,可以幫助單身年輕醫生們更好解決個人問題,丈母娘喜歡。
但不利的地方,結婚以後發現醫生沒有那麼有錢,往往容易出現家庭糾紛,最後離婚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為了省心,大多數醫務人員找配偶,還是喜歡找本院,或者同一係統的。
這樣雙方三觀一致,文憑學曆收入都差不多,甚至連上夜班都一樣,誰也不要嫌棄誰,互相扶持相伴一生。
還是那句話,醫生是越老越吃香的行業,但這個前提是“老”。
比如一個醫學生,5年本科、3年研究生畢業(博士不算),進入醫院後還要規培,並不能獨立行醫。
本科畢業後規培3年,碩士研究生規培2年。
這幾年當中,規培醫生收入是非常少的,就是發點基本的生活費,到手一個月不會超過5000元,記住,這不是美金,是人民幣。
如果你慘一些,分配到了一些縣市級地方醫院,這個月收入可能隻有3000元左右,僅能保證你不餓死。
等規培結束,正式上班了,做為普通住院醫師,或者低年資小主治,年收入到手不會超過20萬。
這個20萬已經是在三甲醫院的標準了。
如果你是在縣市級地方醫院,小醫生一年到手能有個10萬出頭就算不錯了。
然後去對比一下現在的房價,就知道小醫生的日子過得有多苦了,估計跟女朋友開個房都隻能找快捷酒店,五星級酒店想浪漫一下是不可能的。
收入這麼低,工作時長卻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住院醫生幾乎一個月30天都要出現在病房裡,尤其是那些管床醫生,每天查房必須到。
所以大家可以留意觀察一下,旅遊的人群當中,很少有醫生出現,醫生不是在上班,就是在考試,也有可能是沒錢玩。
等醫生的收入高上來,那就得到副高,也就是副主任醫師級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