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家人的核酸標本是他親自測的,結果顯示明確甲型流感。
流感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甲型,發病很急,但用藥效果非常好,病程短。
另一個是乙型流感,這種流感就相對麻煩一些,感冒症狀都會齊全,而且臨床用藥效果差,好得慢。
鄒錦行看到林三七後也挺高興,一回生二回就熟了。
“林大夫,嗨,還真是您呐,麻煩您了,麻煩您先給我三個娃兒瞧瞧。”
“鄒主任客氣了,來來,抱著孩子趕緊過來,喲,精神一個比一個差啊。”
鄒錦行苦著臉說道:“都燒了兩天了,兩天沒吃東西,唉,把我和孩子他媽給急得都沒辦法。”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怕自己病了也肯定先顧及孩子。
流感林三七不怕,怕的就是燒時間長了,並發症出來了,這要帶出個肺炎腦炎來,他就沒把握能治好了。
看了咽喉,又聽診了肺部,確定沒有其他問題後,林三七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對助手潘曄說道:
“奧司他韋g,一天兩次,準備三天的量。另外再包布洛芬顆粒g,一天四次,準備12次的量。”
潘曄的動作很快,快速將用量用法在紙包上寫好,然後遞給了林三七。
“鄒主任,這些藥粉你拿好,這是我們林家的秘方,所以具體什麼成份我就不跟你透露了,包管你的小孩在三天內痊愈,如果效果好一些,可能一天就能退燒。”
本來醫生不應該說這種話,打保票的事情隻會出自那些江湖醫生之口。
但在疫情期間,每個人的心情都是很絕望的,一旦絕望心情就會鬱悶,加重病情。
更嚴重一些,有些人覺得自己快死了,沒治了,藥都不按醫囑吃了。
所以林三七這次打破常規,開始“神棍式預言”,拍著胸脯保證,給病人以信心。
果然,鄒錦行一聽眼淚都掉下來了:
“好好好,有小林大夫這句話,我兒一定會好起來的。”
林三七擺擺手:“兒子女兒重要,你們夫妻自己的身體也重要,來坐下,我給你們瞧瞧。”
給鄒家5口人看完病,抓了藥,這一家子千恩萬謝地出去繳費了。
收費處的王令舒為難了,林三七自己給藥了,那這到底收費多少?之前也沒有個交待啊。
於是王令舒親自跑到診室裡來詢問:
“林科長,你看這費用咱們怎麼收?你這藥具體收多少合適?”
林三七早就想好了,錢是肯定要收的,收錢不是目的,目的是控製病人數量。如果中醫院這邊免費治病,免費給藥,信不信明天整個京城的病人全趕過來了。
到時中醫院不崩潰,林三七先要崩潰了,1000萬的藥物也擋不住人數多啊。
中藥講究的是一個劫富濟貧。
就像當年林苦參在花都開醫館的時候,那些達官富商來搶救,那都是幾根小黃魚起步,銀元那是一箱一箱地給。
當然林苦參的說法是,為了取得好的療效,用的是最名貴的藥材,就值這麼多錢。
否則他家的小洋樓,香江的三棟小高層哪有錢買?大夫也是要恰飯的。
懸壺濟世又不是說要大夫傾家蕩產,個人沒有承擔公共衛生服務的義務。
對於窮人,林苦參則隻收成本費,富人可能要100大洋,窮人就給一個兩個大洋就夠了,其實給的藥都一樣。
就是這樣,林苦參也沒有免費給藥過,否則隻要給了一個人免費,就會有第二個人要求免費,然後整個花都的病人都要求免費。
到那一天,醫館門口圍滿了病人,你不給免費?當心病人暴動砸了你的招牌,還會把你的醫館打砸一空。
所以中醫的傳統就是我可以給你優惠,你這裡不賺錢,富人那裡多賺錢,財政收支還是平穩的,但免費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道士,自己采藥,免費給人治病,所以這才是我們偉大的國教,而不是那些肥頭大耳,隻知道收功德錢的和尚。
林三七對王令舒說道:
“王大姐,這樣吧,一般我都是給三天藥,兒童的話收5元錢,成人的話你就收8元。這錢屬於我們中醫院集體的,不歸我個人所有,我不拿錢。
如果實在有病人錢不夠,或者掏不出錢來,那就先掛賬,後麵看醫院怎麼處理這筆壞賬。5元8元的收費算比較高了,咱們就算是拆東牆補西牆,不會虧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