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曄以為是老頭心憂疫情,也沒有多想,順手將第三碗粥端給了同樣靠在牆角一動不動的林三七。
林三七這一天十多個小時忙下來,已經是精疲力倦,全身酸痛,連抬手拿筷子的力氣都沒有了。
醫生看病,不僅僅是個腦力活,更是一個體力活,做牛做馬的感覺。
下班後就想躺著閉眼休息一會兒,或者玩會兒手機,反正就是不想乾家務,或者不想碼字。
看到男朋友不想動,潘曄悄悄提醒了一下:“你看看沈院長這是怎麼了?”
林三七伸長頭,看到躺在炕上的老頭也有點奇怪:“沈伯伯,您這是怎麼了?也被傳染瘟疫了?”
沈院長白了林三七一眼,自顧自說道:
“比不過,真的比不過啊,協和醫院對於這場瘟疫的臨床治愈率遠高於我們中醫院,看來這場對決我們要輸了,氣煞我也!”
林三七有點奇怪地爬了起來,心想不對呀,治療流感的神藥瑪巴洛沙韋和奧司他韋現在還沒有發明出來。
同樣的,退燒的布洛芬、洛索洛芬、雙氯芬酸鈉等等高效藥也還沒有發明出來。
就連最普通的對乙酰氨基酚,商品名必理通,58年也才剛剛在鷹國上市,國內肯定沒有引進。
林三七實在想不出協和醫院還有靠什麼藥物去抗流感病毒或者退燒?還能取得不錯的療效?
“沈伯伯,我們中醫院治療主要是用中藥,那麼協和醫院肯定是用西藥,你知道他們用的是什麼藥嗎?”
“呃,這個我也不清楚,西醫的那套我也不是很懂,”
突然沈院長想到了什麼,突然嘿嘿一笑:“小七,你不是懂西醫嘛,要不你去探聽探聽?”
事關中醫院的名譽,林三七也不想被協和給超車了,於是強打精神站了起來:
“行,我也好奇他們怎麼治療的,瞧瞧去。”
潘曄在後麵喊著:“你先喝點粥吧?都忙了一天了。”
林三七擺了擺手:“不吃了,沒胃口,你們先吃。”
沈院長一看林三七出馬,心中的石頭也落地了,看了看自己麵前一碗粥,又看看對麵林三七那碗粥,毫不客氣拿了過來,然後美滋滋喝了起來。
門診區
這時候已經臨近傍晚了,病人還是絡繹不絕,林三七混在人群當中,探頭探腦想看看這個時代西醫是怎麼瞧病的,這是來自未來一位穿越同行的好奇。
協和醫院這邊排隊的人明顯比中醫院多,病人都很聰明,才不管你是傳統醫學還是舶來醫學,哪個醫學靈就看哪個醫學。
就跟拜菩薩是一個道理,管你是哪個教的,隻要靈就行。
中醫院開設了20個門診,林三七隻是其中一個,哪怕他用了神藥,但僅僅是一天時間,還看不出效果來。
相反,協和醫院這邊有好幾種快速退燒的藥物,病人一傳十,十傳百的,自然都往這邊跑了。
林三七戴著口罩,混在人群裡,假裝病人,不到兩個小時就輪到了。
林三七估計了一下,心想中醫的效率是真的比不過西醫。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病人進來後觀察你的臉色,看看你的舌苔,問東問西問個半天,再咪著眼睛給你診脈,診了左脈再診右脈。
然後腦子裡再根據每個病人的病情和嚴重程度斟酌著開藥方,寫字還是用的毛筆字。
一個病人看下來,沒有十幾分鐘根本就下不來,這樣一個小時頂多不過超過10個人,一天不間斷看病100個號也頂天了。
西醫不一樣,尤其是在明確有疫情的前提下,病人進來頂多就是問你一句,發燒幾天了?哪裡不舒服?
然後看下咽喉,聽下肺部,再唰唰唰龍飛鳳舞用鋼筆寫下一個處方,頂多兩三分鐘就解決。
幾十年後,經常有網友在抱怨,說自己排隊2小時,看病2分鐘,自己還在說哪裡不舒服,醫生已經在電腦上開好了檢查單,快的直接連處方都開好了,讓你直接去拿藥。
這就是西醫的效率,西醫看5個病人,估計中醫才慢悠悠看完1個病人。
然後從經濟效益的角度講,中醫賺一份的錢,西醫已經賺了5份的錢,這可都是業績啊。
那還說啥,中醫院也拚命購買這機器那儀器的,大力發展西醫臨床科室,然後掛羊頭賣狗肉,美其名曰中西醫結合療效好。
按林三七的看法,中醫院就不應該搞西醫的一套,專科專用,就要一門心思研究中醫,發揚中醫,哪怕要賺錢,也要憑中醫賺錢。
很快,林·間諜·三七輪到就診了,坐在協和醫生麵前。
“發燒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