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是病毒引起?這可是西醫概念哦,你不應該說什麼陰陽五行,溫熱寒症之類的解釋嗎?”
這兩位院長高興的是,林三七用西醫概念解釋,說明他可能是潛伏在中醫院內部的西醫派特務,那就可以好好利用利用了。
中醫院農場的田間,林三七、協和醫院的屠院長、葉副院長,以及中醫院的沈院長、紀副院長坐在一起。
沒有外行的搗亂,內行人之間的話題則更純粹一些。
沈院長和紀副院長可不是為了陪同協和的同行,而是看到協和的同行把林三七叫住了,故意留下來替他撐腰的。
四位院長也不嫌臟,一起坐在田梗上,吃著林三七摸出來的一把炒毛豆。
林三七一邊咬著毛豆嘎嘣脆,一邊提醒道:
“大家想一下,1957年,亞洲範圍內是不是剛剛經曆過一次亞洲流感,當時日韓,包括我們國家的港澳台地區,東南亞各國都被波及,症狀就跟現在昌平瘟疫是一樣的,都是以高熱為主。”
“亞洲流感?”
中醫院出來的沈院長和紀副院長顯然有些茫然,這是他們第一次聽說。
而屠院長和葉副院長顯然是有國外信息來源的,並不是徹底一無所知,有些吃驚的說道:
“1957年……好像的確有一波世界級的流感傳播,聽說死了不少人……”
1957年的亞洲流感規模大,傳染性強,在亞洲範圍內至少造成了280萬人的死亡,因此並載入了史冊。
林三七能從網絡上查到相關資料,可見嚴重程度。
不過幸運的是,因為57年我們幾乎不跟其他國家有人員交流,所以才沒有我們國內造成嚴重危害,算是躲過一劫。
“我們國家也是亞洲國家呀,其實57年的這波大規模流感,我國也受到了影響,像滬海市就有一半人口被感染,另外我老家花都也是流感嚴重,所以我才知道。”
這兩個地區都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對外開放窗口,跟外國人打交道多,首當其衝。
現在從幾位院長那裡的反應來看,顯然國內對57年亞洲流感並不重視,也一直沒有相關文獻可查,可見醫療之落後。
屠院長這時候反問道:
“小林同誌,那你怎麼就能確定昌平這波瘟疫就是流感引起的?僅僅根據症狀去判斷也不一定準備呀。”
林三七從口袋裡拿出一根試紙,輕聲解釋道:
“幾位院長,我信任你們,今天的話出了我的口,入了你們的耳,可不能讓外人知道。”
幾個院長都是連連點頭,人嘛,都是有好奇心的。
“我手上這個就是流感試紙,原理就是由於呼吸和食物都通過口腔,因此口腔中,或者鼻咽部會有形形色色的細菌病毒寄生,其中就包括流感病毒。
咽拭子標本就是用醫用的棉簽,從人體的咽部蘸取少量分泌物,放到這個液體裡麵,然後滴到這個拭子上麵,過一會兒看顯示,如果是兩條杠就是流感陽性,反之就是陰性。”
“就這麼簡單?”屠院長滿眼睛都不可思議。
“這是最簡單的檢測方式,複雜一點還有病毒培養分離、抗原檢測和血清學檢測幾種,不過按我們國內目前的實驗室條件,估計進行不了。”
說到這個醫療儀器和實驗室設備,屠院長和葉副院長都麵露尷尬了。
屠院長拿著試管疑惑地說道:
“林三七同誌,我和葉院長可以以人格向你保證,我們絕對不會透露今天的聊天內容,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你這個試管,包括你這次所用的藥物是怎麼來的?”
林三七聳聳肩:“屠院長,你不是已經有自己的猜測嗎?嗬嗬。”
“小滑頭!”
屠院長笑罵了一聲,他當年也是在米國留過學的,思想並不保守,恰恰相反,屠院長對與國外交流持讚同態度。
知識分子腦海裡隻有學術問題,而不會考慮太多政z因素。
突然,屠院長壓低聲音問道:
“林三七同誌,既然你有辦法跟國外聯係,能拿到這種拭紙,那你有沒有辦法搞到一些科研設備,實驗儀器?”
葉副院長也急切問道:“或者手術器械也好啊,現在都停止進口了,太緊缺了。”
協和醫院不同於中醫院。
中醫生看病,隻要一個脈枕就行了,頂多還要什麼針灸、火罐等小物件,就連所需藥材都可以自己上山采摘,基本不用求人。
但是西醫不一樣,所謂的西醫這是通俗叫法,嚴格意義上講應該叫“現代醫學”。
現代醫院起源於歐美,發展壯大也在歐美,主要市場同樣在歐美國家,包括早早就脫亞入歐的曰本。
所以無論是藥品、還是手術器械、輔助檢查設備、實驗儀器等等,幾乎全部都依賴國外進口。
結果我們國家一成立,美帝馬上進行封鎖,這下完蛋了。
這也是人家死後能蓋國旗的原因,雪中送碳啊,而且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當然國家也沒有虧待他,跟他交易也是給黃金白銀的,還派中n海保鏢保護他。
否則這位大享在殖民政府嚴曆針對的前提下,還能保證人身安全,還能成為一代富豪,哪來的錢和人啊。
林三七其實就想成為這樣的大亨。
又可以跟國內合作,又不用怕什麼暴風雨刮到自己身上,還能賺大錢,享受資本主義的奢侈生活,合法取三房太太,生13個子女……
林三七見兩位協和院長如此急切想要設備和器械,試探道:
“屠院長,葉副院長,我能問下,你們協和醫院現在是怎麼開展工作的?如何解決藥品和器械緊缺?”
屠院長苦笑道:
“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我們現有的儀器設備分為兩種,一部分是民國政府時留下來的,另一部分是蘇聯捐贈的,但無論是歐美來的,還是蘇聯來的,現在都不能輕易開動了。
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沒辦法開展臨床實驗了,連輔助檢查都難,一個是機器壞了沒有零件可以更換,另一個缺少實驗耗材,原先的早用完了,又買不到新的。
像最簡單的光機,去年滬海那邊還聲稱試製成功400毫安大型射線機,給中山醫院配了一台。可是我們協和等啊等,等到現在,滬海方麵告訴我們還在製作中。
估計啊,又是進口了一些零件自己組裝了一下,然後吹吹牛的,這不,要批量生產就抓瞎了,隻是搞了一兩台實驗機型出來,根本不能解決國內光緊缺的問題。”
葉副院長也吐槽道:
“還有就是藥品問題,現在國內最缺的其實是抗菌藥,像盤尼西林,噢對了,現在叫青黴素。53的的時候,滬海第三製藥廠試製成功了第一支國產青黴素,從此結束了向國外進口盤尼西林的時代。
結果一國產化,完蛋了。
原來是少,至少還有,國產化以後直接就進不到貨了。我親自跑到滬海第三製藥廠,你猜怎麼著?就十多個人的小車間生產青黴素,年產量也隻有幾十公斤,夠給誰用?
而且……”
葉副院長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說道:
“而且據我所知,這菌種還是一位愛國留學生偷偷從米國帶回來的,非常不容易,所以產量上不去。”
林三七眼睛快速眨了幾下,心想青黴素這玩意兒在2023年太好搞了,160萬單位一瓶的注射劑,幾角錢就可以買到。
而在1960年,青黴素的單位還是5萬、10萬的,價格還死貴死貴。
做為兩界穿越的奸商,林三七敏銳發現了商機。
以前他是不敢搞,怕被抓,怕被切片,怕被死啦死啦滴。
現在他膽子大了,有人撐腰了。
想到這裡,林三七試探性問道:
“屠院長,葉副院長,我說如果哈,如果我有個朋友能搞到青黴素,也能搞到你們需要的實驗儀器,包括什麼手術器械等等,你們協和要不要?”
沈院長在旁邊輕咳了幾聲。
屠院長和葉副院長有點愣,腦子一直轉不過彎來,隨後便是狂喜:
“要,當然要了,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無論是藥品還是手術器械都是戰略物資,多多益善!”
“咳咳,彆高興太早,你們拿什麼去交換?”
沈院長白了他們一眼,他已經看出協和這兩位有吃白食的心思,不管你林三七能搞來什麼,什麼都要,當然代價嘛……
屠院長和葉副院長互視一眼,馬上就意識到問題的核心了。
想要搞到“國外”的藥品和器械,口空白話有什麼用?問題是現在彆說協和醫院沒有外彙,就連整個國家都沒有多少外彙。
(1960年,全國外彙儲備隻有0.4億美元,對外貿易幾乎都是以物易物)
屠院長搓著手,不好意思地說道:“我們醫院還是有些存款的,可以支付……”
沈院長鄙視道:“是人民幣嗎?”
“嗯呐。”
林三七卻不以為意:“屠院長,其實你們可以用彆的東西來交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