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時候,人工麝香1克的價格約為30元左右,但林三七既然開口,肯定要的不是人工的,而是天然的麝香。
天然麝香價格是每克800-1000元人民幣,而且價格還在攀升。
沒辦法,產麝香的動物,如林麝、馬麝、原麝太難養了,
因為麝類動物的性格很孤僻,喜歡獨居,對環境要求較高,最好是選擇在海拔較高的地方來養,然後地方需要安靜一些,它們對周圍環境非常敏感,容易受到驚嚇。
麝類動物的生長速度較慢,需要四到五年才成熟,這意味著養殖者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收獲麝香。,這對於許多希望快速獲得回報的養殖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就算你準備好了場地,也買好了幼崽,準備好了飼養員等等。
可還有最關鍵的一個東西,林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要想養殖需要在國家林業局審批辦理相關手續,這個手續不太好辦。
好,再再算你什麼手續都齊全,等了四五年林麝成熟了,可以采收麝香了,想出口賣個大價錢。
那就告訴你個壞消息,麝香幾乎是不出口的,所以你沒辦法賺外彙。
你說你賣給國內的藥企廠家吧,嘿嘿,你就會知道什麼叫黑,國內的資本同樣野蠻,頂多讓你啃點骨頭。
就算你找到了一個大方的買家,可惜天然麝香的使用範圍必須嚴格限定於特效藥、關鍵藥等重點成藥品種和重點醫院。
得,也就是你的買家就這麼幾家,你想待價而沽都不可能。
所以2023年的時候,國內的天然麝香非常少,價格也死貴,林三七將來要開辦中成藥廠,麝香少不了。
隻是林三七不知道的是,1960年幾乎沒有人工養殖的麝香,都是純天然野生麝香。
這種野生麝香在2023年,每克的價格是5萬~10萬……
是的你沒看錯,每克5萬到10萬。
當然如果林三七有本事搞到手,絕對不能聲張,因為有關部門鐵定會找上門來,然後賞你一副銀手鐲,我看刑!
屠院長大喜過望,興奮地握住了林三七的手:
“林三七同誌,你是說,你能幫我們搞到一個實驗室?”
葉副院長也興奮地抓住林三七的另一隻手:“你要100斤麝香?”
林三七被兩個老男人抓著手,渾身肌皮都來了,弱弱地問道:“100斤,多了?”
屠院長這時候急切地問道:
“你,你知道建一個實驗室需要多少設備嗎?我給你算算,電熱恒溫培養箱、低溫冰箱、離心機、核酸提取儀、凝膠成像儀、熒光定量儀、聚合酶鏈反應核酸擴增儀、酶標儀、微生物普通培養箱等等。
林三七同誌,彆的我也不多要,我隻要你幫我搞到核酸提取儀、凝膠成像儀、熒光定量儀、聚合酶鏈反應核酸擴增儀、酶標儀5台儀器就行,我就謝天謝地謝謝你!”
林三七畢竟是學的是臨床醫學,不是微生物學的,所以趕緊拿出紙筆來記下。
沈院長一看自己的寶貝要給協和醫院買儀器,心裡酸得不得了,陰陽怪氣道:
“老屠,100斤麝香哦,可不便宜,1000塊錢一市斤,你得準備10萬塊錢噢。”
屠院長聽了哈哈大笑起來:
“老沈,你覺得我們協和會缺錢嗎?我們光是開設的病床就有500張,門診人次一年超過了百萬,你說我們會缺錢嗎?”
沈院長滿心不爽:“再有錢又如何?你能買到大魚大肉嗎?你能買到醫療設備嗎?光有錢,你就當你的守財奴吧。”
林三七突然就意識到了,協和醫院可不是數字醫院,數字醫院比較特殊,不能贏利為目標,承擔的是全軍醫療救治工作。
而中醫院說說是國家級的,但規模太小,精減過後全院職工隻有300多人,賺的錢也有限。
但協和做為老牌醫院,光是職工數量就有一千多人,而且西醫效率高,賺錢更快,怪不得區區5萬塊錢並不被屠院長放在眼裡了。
這是一條大魚啊。
忙完了一天的救治工作,哪怕是5元8元的,一天2000多人次下來,中醫院也是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中醫院還額外搭建了一個特殊照顧帳篷,裡麵的病人無力承擔高昂醫藥費。
說說給予最簡單的藥物,其實這批沒錢治病的病人,所用的藥物和花錢病人是一模一樣的……
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林三七才悄悄找了一扇門,回到了2023年。
協和醫院需要的青黴素,這個非常好進貨。
林木森的嶺南堂中醫院還有一塊“村保健站”的牌子,也就是赤腳醫生證,是可以直接向醫藥公司進貨的。
作為基本藥品,青黴素太便宜了,幾毛錢一支,哪怕翻倍了賣給病人,一支也就一兩元,利潤有限。
無論是正規醫院,還是小診所,幾乎都不會使用青黴素,這也導致醫藥公司的倉庫裡堆積如山,箱子上都快長蜘蛛網了。
所以當林三七去進貨的時候,醫藥公司的人恨不得給他來個清倉大處理。
最後林三七花了5萬塊小錢,就從醫藥公司拉走了10萬瓶的青黴素,平均一瓶5角錢。
將所有青黴素放到“通道空間”裡之後,林三七取出一盒藥來拿在手上,這一盒裡麵有20支青黴素。
林三七再次感慨道,這種在2023年到處可見、無人使用的大路貨,放到1960年,居然需要國家用黃金白銀從香江或國外走私進來。
關鍵當年的價格非常離譜。
在解放前,尤其是二戰時期,上海一支盤尼西林的價格是10美金左右,換成民國大洋需要十幾塊。
如果按當時35美元等於一盎司黃金31克來計算,民國時期,一條小黃魚等於30塊大洋,也就等於3支盤尼西林。
關鍵還不是貴,關鍵是有時候你拿著錢也買不到盤尼西林。
當時我黨地下工作者為了搞到珍貴的盤尼西林,不光是用天價購買,同時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才能運送到解放區,非常珍貴。
電視劇《芝麻胡同》裡麵有一個情節,開醬菜坊的東家嚴振聲就拿到了十支盤尼西林,然後拿著藥換來一個媳婦,名叫牧春花。(王鷗演的,非常漂亮)
到了1960年,盤尼西林隨著產量的提高,全球價格也有所下降。
可是隨著我國新成立,導致盤尼西林不能正大光明進口,唯有偷偷一種方法,這又使得盤尼西林在國內的價格又重新暴漲。
某大佬是一船一船往國內運盤尼西林,然後一船一船拉回真金白銀,賺出一個香江頂級富豪來。
當然這些錢也不是霍大佬一人賺的,這背後就有外國醫藥公司、殖民政府上層、駐軍、sr、社團等等,人人都有份,有錢大家賺,形成的一條產業鏈。
否則真當大鵬灣、後海灣上的鷹國佬軍艦是擺設?人家也在甄彆的,如果大佬敢走私武器或者精密機床給內地,信不信早就一炮轟上天了。
所以1960年時期,哪怕沒有到一兩黃金一支盤尼西林那樣誇張的地步,林三七手裡一盒20支青黴素要換一根小黃魚也是綽綽有餘。
那麼10萬瓶青黴素完全可以換取價值上億的黃金。
所以比起那些難以出手的什麼古董古玩來,穿越在兩個時代販賣價品,那才是暴利中的暴利啊。
美滋滋地林三七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從冰箱裡取出冰可樂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要幫協和醫院購買的相關實驗器材的事情。
2023年可不是1960年,林三七人在家中坐,隻要對著電腦一番輸出就可以查到所需要的資料。
熒光定量儀、聚合酶鏈反應核酸擴增儀、酶標儀、核酸提取儀、凝膠成像儀……
林三七很快在阿裡媽媽上就找到了相關設備的出售信息,價格也不算太貴,顯然都是一些基礎儀器,全部加起來不超過500萬。
可是林三七研究了半天,這才有些為難地摸著下巴。
不是這樣儀器不好,而是這些儀器太好了,全部都是自動化、傻瓜式操作,把標本放進儀器裡,需要什麼數據都會自動形成,就連屏幕都是觸摸似的。
這種先進儀器拿到1960年不太現實,一來是研究員根本就不會操作,那邊現在全部是手工化的。
二來也容易引起官方的懷疑,這麼高科技的東西國家也會眼饞,到時把他林三七當作天才發明家關到羅布泊去搞科研那就搞笑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能購買到那些已經淘汰,但還能使用的老一代儀器,可這機器哪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