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的文憑事件其實是一樁小事,甚至2000萬的二手設備買賣也不算什麼大事,背後的原因,其實還是蘇校長這個外來戶,和花都醫科大學本土教師的話語權爭奪。
林三七事件,隻是雙方試探對方底線的一件偶爾小事。
暫時看來,是本土派贏了。
三天後。
臨床學院的汪院長親自將一個藍色的畢業證書,和綠色的學位證書交到了林三七手裡,笑嗬嗬說道:
“雖然晚了幾個月,但好歹是物歸原主,我代表第一臨床學院向你表示祝賀,就是可惜這畢業照沒辦法拍了。”
林三七是臨近畢業“被開除”的,所以之前所有證件照都已經拍好,甚至連文憑都已經做好了,就是不給他。
可惜當時全班的畢業集體照,林三七最後也沒有參拍攝,這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樓小玲做為輔導員,也興奮地蹦蹦跳跳,大呼小叫,自己帶的第一屆學生現在終於功德圓滿了。
相反,林三七的內心卻有點傷感,輕輕摩挲著兩本證書,眼睛投向了熟悉的校園,熟悉的教室,仿佛眼前又出現了跟女朋友漫步在校園裡,暢想著未來的樣子。
一幕幕,跟放電影一樣。
一直放到最後一幕,女朋友在車廂裡頭哭,他在站台上哭,中間隻隔著一層玻璃,卻像是隔了一輩子似的。
林三七抹了抹眼角的眼淚。
樓小玲這時候也跟著流淚了,她以為是自己這個學生吃了太多委屈,太心疼這個學生了。
汪院長和周圍的其他幾個院長也都以為是林三七太激動了,畢竟肄業證和畢業證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概念。
而尹漣漪則是靜靜站在角落裡,由衷替林三七高興。
儘管對她來說,她的大學生涯不是那麼愉快,但一張畢業證書畢竟代表的是五年青春年華,誰又會甘心呢。
汪院長走過去,拍了拍林三七的肩膀:
“走,咱們的二手設備儀器都打包好了,林總去驗收一下?”
這次收購林三七是以嶺南堂醫藥公司的名義進行的,為的就增加公司成本,也是為稅收方麵做些準備。
所以做為嶺南堂公司的財務經理,尹漣漪才會出現在花都醫科大學,可不是以女朋友的身份來的,兩人還沒確立關係呢。
雖然嶺南堂上上下下都把她當準老板娘看待了,就連林木森和王文娟夫妻都有些默認了。
林三七將畢業證和學位證擺放在一起,然後拍了一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裡,這才恢複了心情:
“幾位老師,走,我去驗下貨,你們放心,今天我把我的財務經理帶來了,保證不會欠錢不給的。”
嗬嗬嗬~~~
現場氣氛輕鬆起來,錢沒到賬,你要說五位院長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這種百年不遇的冤大頭如果跑了,再找就難了。
今天花都醫科大學的西操場上格外熱鬨,林三七專門雇了專業打包運輸公司過來,工人師傅們正在將所有的二手設備都用木架子或木箱子固定。
一群學生則在忙著給各個儀器貼標簽,然後將打印出來的繁體使用說明書跟儀器一起打包裝箱。
這些二手儀器設備太老了,林三七根本就叫不出名字來,至於怎麼操作完全不懂。
但這些設備他是要拿到1960年,那麼說明書必須要備好。
某些古老的儀器說明書都查不到了,那些老教授們都是把腦子裡的操作步驟,用途等等手寫下來,非常認真細致。
看得出,老一輩對這些機器還真有一定的感情。
尹漣漪今天穿著一套灰色職業小西裝,內裡白襯衫,把胸口撐得鼓鼓的;下麵穿著一條包臀裙,同樣把臀部撐得鼓鼓的。
用一個成語形容,那就是“前凸後翹”,身材火爆……
加上她一頭烏黑靚麗的長發披在那兒,再配上劉亦菲同款容顏,站在操場上簡直是又颯又靚,引得學校裡無數餓狼們紛紛出動。
但尹大美女的心情顯然並不美麗,她看著滿滿一操場的二手機器,眉頭都皺成了一朵小菊花。
“林三七,你不是吧,我以為你準備開藥廠,跟母校購買了什麼了不起的設備,可是你看看,你都買了啥呀。我怕這些機器一通上電,轉兩圈全部都要散架了。”
汪院長樓院長們聽了都挺尷尬,悄悄往後退了一步。
說實話,如果林三七是他們的兒子,幾位院長覺得自己肯定要打死這個敗家玩意兒,有錢也不是這麼燒的。
林三七看到有些生氣的尹大美女,趕緊哄道:
“你看我什麼時候做過虧本生意?放心吧,這些機器我不是留著自己用的,而是要賣到北韓去的,否則你以為我那麼多野山參是哪來的?”
尹漣漪眼睛突然一亮:“怪不得,原來你是從北韓買來的人參啊?”
野山參不是隻有我國東北才有產出,朝鮮半島,包括俄國的西伯利亞都有產出,其中人參同樣是朝韓兩國的特產之一。
林三七看看左右,輕聲叮囑道:“這事你得保密,現在隻有你我兩人知道,連我老豆和十叔都不知道。”
拉攏收服一個女孩,最好的辦法就是兩人擁有同一個秘密,這種信任感和刺激感非常容易讓女孩迷失。
果然,尹漣漪連連點頭:
“放心吧,我打死也不會說出去,可是你都準備花這麼多錢了,乾嘛不采購一些新設備呀?這些舊機器送過去,北韓人會不會覺得你在欺負他們?”
林三七故意神秘兮兮說道:
“你是不知道北韓那個窮哦,窮得連棒子麵都吃不到,你想這樣的地方有幾個人讀得起書?沒有文化沒有見識,連英文都不懂,我拿最新款的全自動機器過去,他們也不會操作啊。”
“噢,我懂了,林三七,你真細心啊,對了,這麼多二手貨,你能換回來多少人參?”
“多少人參不好說,我跟他們說了,沒有人參,天然的麝香也可以,我要麼不開藥廠,要開就要開一家最好的中藥廠,所有原材料都要用天然的,這樣生產出來的藥品才最正宗嘛。”
林三七是有心理準備的,這麼多器材運回1960年,你想拿到美金英鎊這是不可能的,對不起沒有外彙。
那麼黃金可不可以?
還是抱歉,1960年還是金本位時代,黃金是硬通貨,對外貿易直接可以跟黃金結算,所以國家也不可能把儲備黃金給林三七個人。
那麼唯一的可能,還是各種中藥材。
有人會覺得主人公老是要野山參,哪來那麼多野山參啊?這又不是明朝……
其實這是有數據的,根據官方的統計,1927年野山參年產量為750公斤,到1950年下降到362公斤。
下降的原因不是野山參被采光了,而是新中國成立後,資本家和地主被取締了,連同私人中醫診所也被關停了。
沒有了銷售途徑,也沒有了終端市場,老百姓沒錢吃人參了,人參的產量自然下降,並且是逐年下降。
10年過去了,因為采參量的急劇下降,再加上東北原始森林大片大片封山育林,野山參的保有量是在快速增長的。
隨著1959年到來,飯都吃不飽了,參農也不采參了,全部改種地去了,人參產量更是低到了穀底。
原本的曆史上,野山參產量的最高峰是在嗡嗡嗡的十年裡,其中1971年東北野山參的產量達到了4000多公斤,然後再1981年再次急劇萎縮,全年隻采到了124公斤。
這個走勢,跟大黃魚產量是一樣的。
1974年,大黃魚產量最高達16.81萬噸,等到2023年,野生大黃魚幾乎已經滅絕了。
萬幸,林三七穿越到1960年剛剛好,東北的原始森林有大量的野山參待挖掘,隻要有關部門一聲令下去采購,一年兩三千公斤輕輕鬆鬆。
3000公斤曬乾的野山參啊,就算達不到百年人參,你30年份、50年份、70年份,想一下,值多少錢?
所以這時候林三七隻要提出要拿野山參來交換儀器,有關部門絕對會毫不猶豫同意,並且挖地三尺也會去人參給找出來。
如果實在沒有野山參了,你拿天然麝香、天然牛黃、野生鐵皮石斛、天山雪蓮、鹿茸、靈芝、燕窩、魚膠、沉香等等來換呀。
隨著打包工作完成,工作人員清點結束後,集裝箱車進場,開始一車車拉走了。
花都醫科大學財務處的老師們已經等著了,所有老師都在等著林三七的轉賬。
林三七也不墨跡,直接將筆記本交給了尹漣漪,尹漣漪一番操作,很快,2000萬人民幣就到了學校指定賬戶上。
雙方交易完成。
這筆錢,五個學院,平均分到了400萬。
錢雖然不多,但這筆錢屬於小金庫性質的,是不用通過財務監控,也不用接受上級審計,是各個院長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
一堆廢銅爛鐵換來幾百萬,幾個院長能不高興嘛。
汪院長重重拍著林三七的肩膀,叮囑道:
“小林同學,現在你也算一步到位讀我的研究生了,以後有什麼好事,千萬記得你的母校,記得咱們第一臨床學院啊。”
林三七有點為難,“汪教授,我平時工作很忙,出差時間非常多,就怕以後不能按時上課,您老千萬要多擔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