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過關後,行駛在深圳灣公路大橋上,橋下則是茫茫的海平麵。
林三七是查過資料的,知道1960年如果要去香江,基本上都是偷渡過去的。
如果是坐船的偷渡,最常見的路線是走東邊的大鵬灣,那邊內地與香江間隔10公裡左右,隻能坐船。
但坐船是要給蛇頭交錢的,一個人最少300元,人家都窮得要逃港了,怎麼可能有300元?如果一家人四五口人,那就要一千多元。
不是誰都像某位林姓二道販子這麼有錢,視大黑拾如糞土的。
沒錢怎麼辦?那就隻能遊過去,資料上說遊過去最常見的路線就是後海灣,後來改名叫深圳灣。
林三七在車裡左看右看窗外的大海風景,看了直砸舌,心想這邊的海麵同樣不窄啊,最短也有4公裡,什麼樣的人才遊得過去啊,怪不得死亡率那麼高。
看到林三七在左顧右盼,林天華好奇地問道:
“小七,你在看什麼?過了海就是香江的元朗了,很快就到了的。”
“十叔,我在想當年偷渡客要遊過後海灣,太可怕了,這麼長的距離遊過去,能上岸的人太幸運了。”
林天華聽了嗬嗬一笑,指著大橋兩邊說道:
“當年偷渡要麼是從東邊的紅樹林出發,要麼是從西邊蛇口這邊出發,不是從我們腳底下的跨海大橋走的,不過能有一半上岸就不錯了。
我們以前還開過玩笑,說這深圳灣下麵不僅有數不清的屍體,應該還有數不清的金條。據說當年偷渡過去的人身上都有金條,最後也全沉入海底了,誰去摸屍誰能發財。”
東廣省,當年幾乎家家都有親戚逃港了,石樓村在香江那麼多鄉賢,大多數就是當年遊過去的。
所以東廣人對於偷渡並不反感,反而覺得是稀鬆平常,年輕人沒飯吃就應該出去闖一闖。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林三七這時候心裡記住了紅樹林和蛇口兩個地方,也在心裡默默評估如果自己在1960年去香江,遊不遊得過去?
突然林三七覺得自己太傻了。
憑自己的金手指,為啥要遊過去?完全可以自己買條快艇,安裝6台發動機,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大飛”嘛,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20公裡。
這種大飛開出去,彆說1960年的香江警察發現不了,就算發現了也追不上,除非動用直升機。
想到這裡,林三七放鬆下來了,穿越者怎麼可能讓尿給憋死?
阿爾法開下深圳灣大橋後,正式進入了香江地界,林三七就感覺自己忽然從大城市來到了大農村。
看著眼前大片大片的農田和空地,林三七奇怪地問道:
“十叔,不是說香江地不夠蓋樓嗎?你看這些不都是空地嗎?”
林天華耐心解釋道:
“香江這邊的情況跟我們內地不同,香江的土地是私有的,所以你看到的農田基本上都是私人所有,政府是不能想征用就征用,想乾嘛就乾嘛的。”
孟鵬坐在副駕位上,這時候也回過身,難得開口道:
“老板,我聽到一個傳聞,傳聞新界這邊其實很多土地都在大房地產開發商手裡,他們故意不開發新界,目的就是推高港島和九龍那邊的地價房價。
也有部分人在曹營心在漢的香蕉人資本家就是故意在搞破壞,早幾年還準備在深圳河南岸建一個火葬場和公墓,就是故意給內地難堪,用心非常險惡。”
深圳河河麵隻有十多米寬的小河,南岸是新界,北岸就是sz市中心,高樓大廈車水馬龍。
如果火葬場真的建在河邊,那對深圳的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將造成巨大的負麵影響,用心不可謂不惡毒。
林天華讚同地點點頭:
“就跟當年我們看港片,主人公往往有一句台詞:香江,不是港督的香江,也不是你陳浩南的香江,而是幾大家族的香江,哪怕回歸後他們根本就不甘心失去話語權。”
林三七一聽就火大了:
“這也欺人太甚了吧?對於這種潛伏在香江的害蟲,我們國家難道不應該清除乾淨,掃地出門?”
尹漣漪同樣是年輕人,同樣聽了很生氣:
“怪不得香江現在越來越不行了,連港人都跑到深圳去消費,看來是被香江本地的資本家給欺負慘了。以前是沒辦法,小城市彈丸之地能去哪兒?現在有選擇就不一樣了。”
林三七看著窗外的農田,心想,這果然是一座被資本綁架的城市啊。
要不是內地的限製太多,林三七打死也不會想到香江來投資。
現在這座城市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的地位已經動搖,當年璀璨的東方明珠的沒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或許也是部分不良資本家想看到的。
汽車駛下了主乾道,左拐來到了元朗。
一路行來,林三七看到那一個個地名就覺得特彆親切,什麼屯門之虎黎誌強、元朗是山雞的地盤、許鞍華拍的《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天水圍村。
林天華不知道堂侄思想又在開小差了,還在旁邊繼續著介紹:
“香江主要的工業區原來在荃灣、葵湧、九龍西、深水步、荔枝角,以及九龍東的觀塘、九龍城等等,可見當時香江經濟的繁榮,就連首富都是做塑料花起家的。
後來隨著工業急劇衰落,現在就剩下了三個工業村,分彆位於元朗、大埔及將軍澳。聽聽這名字,工業村,而不是工業區,由此可見地方非常小。
工業區小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工業用地指標相當緊張,價格是內地投資的好幾倍,這樣高的地價,沒有哪個外國的投資商願意來香江辦廠。
將軍澳工業村現在走的是高科技路線,所有落戶的工廠都不允許有汙染,像我們這些製藥工廠就被排除在外,所以可供我們選擇隻有元朗和大浦兩個地方。
我之所以選擇元朗,是因為元朗就有一家著名的藥企,澳美製藥廠。有同行已經入駐,想必我們要在元朗建廠的話應該比較容易通過審批。”
“澳美製藥啊!”
林三七還真聽說過這家工廠,他們生產的阿莫西林膠囊,在同類產品中質量算是最好的了,在內地的銷量比較高,療效也不錯。
甚至很多病人後來一看是內地產的普通阿莫西林都是直搖頭,點名要藍色盒子的阿莫靈。
“對了十叔,澳美製藥公司好歹也算是知名藥企了,他們的工廠規模有多大?”
林三七想想廣藥集團名下幾家藥廠加起來幾千畝地的規模,光是老廠就占地600畝。
那這澳美製藥這種國際級彆的藥企,占地麵積起碼要上千畝了吧?
林天華聽了哈哈大笑:“具體有多大,你到時自己看了就知道了。”
元朗工業村。
林三七一行人坐著汽車沿著整個工業村開了一圈,又圍著澳美製藥轉了一圈,林三七發現澳美製藥廠房隻能用迷你來形容。
尹漣漪將手裡的pd遞給了一臉失望的林三七:
“你看看,澳美製藥現在生產的藥品就沒幾隻了,而且也不是什麼獨家專利藥物。他們主要就是經營醫美和保健品這一塊了,看來也是轉型了。”
林三七劃過屏幕看了起來,主打產品還是老三樣,阿莫西林和一些止咳祛痰藥,根本沒有了進取心。
“看來在香江辦藥廠果然是太困難啊,都玩金融和炒房,普通香江市民的就業和收入怎麼辦呀?”
尹漣漪又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林老板,你還擔心香江人的收入?他們一個保安一個月工資都是上萬的,你再想想深圳一個小保安一個月有多少?”
林三七摸摸臉:“說得我是黑心資本家一樣。”
林天華還是要暗暗拍這個侄子老板幾句馬屁的:
“小尹啊,我們嶺南堂的收入也不錯,今年還沒過完,如果加上年終獎,你們財務科的平均收入都要破百萬了。我們銷售科如果不出意外,銷冠收入在500萬以上。”
林三七抬抬下巴:“怎麼樣,我這老板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