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不差錢,也不想當什麼萬惡的資本家,既然財務科的三個小會計基本年薪都能達到50萬,那這三位博士生更不能少吧?
“張院長,三位師兄師姐,這樣,你們目前還沒有畢業,但我已經有不少工作要你們接手了。當然工作也不累,就是幫我找資料,再寫寫論文啥的。
這樣吧,現在到畢業前這段時間就當是你們的試用期,一個月我給你們一萬補貼如何?”
林三七心想,反正自己在1960年要開始搞臨床和科研了,論文必不可少。另外2023年也要開始籌備香江藥廠,申請專利或者申請辦廠都需要專業技術人員。
反正都要出錢的,還不如現在直接讓三位博士去乾。一個月3萬,遠比臨時找專家們來得更省錢。
其實某人想找三位博士當槍手代筆,心思何其無恥。……
三個小博士卻是眼睛一亮,連連點頭。
要知道他們現在是博士在讀,理論上還是學生,平時幫著導師做些課題,導師也就是象征性的給個2000塊補貼。
就這補貼,已經是研究生中比較高的了,畢竟大多數導師就是給個幾百塊意思意思。
在導師們眼裡,研究生就是免費的“牛馬苦力”,要啥自行車?
張院長也是心中大喜,鼓掌道:
“好好好,還沒正式入職就有補貼拿,小林同學大氣呀,果然是同門師兄弟,看來工作以後的收入就更高了。”
林三七嗬嗬一笑:
“張院長,你呀不用把我捧起來,你放心,隻要三位師兄師姐通過試用期,等正式入職,我保證年薪不會少到50萬,另外再根據貢獻還有年終獎大。貢獻越大,年終獎越多,上不封頂。”
張教授小心翼翼問道:
“小林啊,你可不要學那些資本家畫大餅啊,這年終獎1元也是發,100萬也是發,你大概覺得能有多少?”
林三七撓撓頭:“這個真不好說,畢竟我們公司還沒發過呢,不過按我們公司目前的贏利能力,這個年終獎不會少於50萬吧?”
年收入100萬起步!
三位小博士這時候的眼睛瞪得像個銅鈴,點頭點得都快點出殘影了,顯得他們對這個收入非常非常滿意。
張教授咂了咂嘴,“小林,你看我怎麼樣?我可是長江學者,藥學一級教授,離院士也就一步之遙,要不我也來你們公司上班吧。”
嗬嗬嗬~~~
辦公室眾人都輕笑起來,大家都知道這是張院長開玩笑。
林三七卻知道這是張院長這話是半真半假,畢竟領導職務55周歲就要退掉,張院長今年已經54歲,明年就要退了。
國內的官場風俗,無論你在台前多風光,隻要你退休立刻茶涼。
雖然退休後待遇不變,但一般為了避嫌,老領導很少會出現在單位裡,一般都是去外麵自己找門路一門心思賺錢。
當然也有想得通的,就開始準備過退休生活遊山玩水了。
林三七知道張院長這樣的頂級院校領導,不僅專業知識儲備厲害,更重要的是人脈也很厲害。
如果能把張院長、汪院長這樣的大佬請到自己公司來,哪怕兼個顧問,對自家公司未來的發展也是相當大的助力,這機會不能錯過。
林三七趕緊繼續陪笑道:
“張院長,我未來計劃要開兩家藥廠,一家是放在香江的中成藥廠,您是內行,知道國內對中藥材管控太嚴,所以我隻能放在香江或國外。
另外,我準備在國內再開一家西藥廠,專門生產一些基礎藥物,比如抗生素、那些傳染病類特效藥,或者如高血壓糖尿病這類的慢病藥,出口非洲用。
所以我還真誠邀請張院長能來我們嶺南堂當一個顧問,畢竟您也知道,我是臨床專業,不是藥學專業,這方麵您才是專家,有您在我這事業發展就更順利了。”
張院長和三位博士一聽,心中都放下心來。
嶺南堂有自己的發展規劃,看得出藥廠要占到非常重要的比例,這是好事,也是他們的主場。
“行,小林同學,等我明年不當這院長了,我就到你們公司來兼個顧問,幫你把把關。嗬嗬,如果你們嶺南堂能成為全國百強藥企,那我在同行麵前那可就臉上有光了。”
“張教授,什麼叫全國百強呀,我要做就做世界百強,彆忘了我們嶺南堂還經營珍貴中藥材呢。”
張院長一聽,心裡又開始盤算了:
“小林啊,你們嶺南堂的規劃非常宏偉,看來光是三名博士還不夠呀,你看我們花都醫科大學藥學院還有不少本科生,碩士生,你也得照顧照顧啊。”
林三七大手一揮:“那當然,以後工作崗位有得是,我絕對優先考慮咱們校友嘛。”
林三七樂見嶺南堂裡花都醫大的學生成為主力,甚至處於絕對壟斷地位。
因為他自己就是花都醫科大學的一份了,根本就不怕下屬把他架空了,或者關鍵時刻逼宮他。
這世界上誰也逼不了他林三七,有本事彆的公司,或者銷冠將這支團隊全挖走,反正所有的銷售都掌握在他這個老板手裡,大不了再拉一支隊伍起來。
就跟人參蟲草銷售一樣,林三七絲毫不怕“奔馳幫”的形成,唬弄不了他這個老板,更彆提逼宮了。
一家公司如果全部賭注都維係在一個銷冠員工身上,這家公司一定長不了。
因為這個員工野心一定會膨脹,一定會想單乾,他的離開就一定會帶走整個團隊,這家公司一定會黃。
如果這個銷冠沒有底線,走之前還會搞臭老東家,在人前裝委屈,給自己的背信棄義找借口,這樣的員工就更可怕了。
林三七不可能讓這樣的員工出現,整個嶺南堂哪怕要維係一個人,也隻能是他這個老板。
1960年,中山縣。
中山縣人民醫院院長龐興文帶著林三七站在邊防綠軍裝麵前,笑嗬嗬地在解釋:
“同誌,這是我外甥,一直在首都工作,這不是好不容易來一次老家,就想去橫琴島的親戚家看看,嗬嗬。”
綠軍裝背著步槍,看看林三七的軍官證後愣了一下,然後就是一個立正:
“林少尉你好!”
林三七也趕緊立正還禮:“邊防同誌你們好,辛苦了。”
同時心想,幸虧自己有數字醫院的工作證和軍官證,現在看來果然好使,都是同一個係統的,對方明顯態度變好了。
林三七是用粵語對話的,綠軍裝們聽到是廣東本地口音都放下心來,心想不是內地偷渡客就好。
林三七趁機從背包裡摸出幾包香煙,遞到了綠軍裝們手裡,這個舉動迅速引得了對方的好感。
“對了,以前我回來沒這麼嚴格,現在怎麼去珠海都盤查這麼嚴了?”
林三七大概知道原因,但還是忍不住好奇多問了一句。
其中帶隊的綠軍裝抽上了煙,歎了口氣訴苦道:
“嗨,還不是咱們國內的自然災害給鬨得,太困難了,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不少人就想著往對麵跑。甚至還有不少內地人也都偷偷跑過來,想偷渡到對麵。
我們中山還算好的,東邊的寶安才有大問題,聽說寶安的本地人都逃到香江去了,十室九空。所以現在寶安和中山兩縣都嚴管了,非本地人不準進出。”
1960年的時候,珠海還屬於中山管轄,所以林三七現在所在的地方其實是珠海海邊,對麵濠江的高樓大廈已經清晰可見。
林三七到中山後,找到了林大夫的老朋友,中山//縣醫院院長龐興文。
看到故友之子,龐興文很高興,聽到林三七準備去趟香江辦私事,絲毫沒有猶豫就開始給他規劃“跑港”路線。
林三七原本以為自己應該會走後世的“深中通道”,橫渡珠江口到香江。
結果龐興文卻帶著林三七來到了珠海,準備讓林三七從珠海先到濠江,再從濠江正大光明買船票前往香江。
理由是這樣走最安全,不用冒險遊海過去。
至於為什麼這樣最安全,林三七在後麵就知道原因了。
國人的特色,分一遍煙,大家都是好朋友,綠軍裝有些好奇地問道:
“林少尉,你家親戚在大橫琴島嗎?”
“對,那邊還有幾個老親戚,這不是我老舅帶著我過去瞧瞧嘛,你們看,我帶了不少首都的好東西呢。”
林三七說完,提起網兜給綠軍裝們看了一下,裡麵有黃桃罐頭,還在稻香村的糕點什麼的。
幾個綠軍裝一看就眼饞了,雖然他們是當兵的,但全國糧食緊張,他們怎麼可能吃飽呢?更何況是這些零食了。
林三七有眼色,又從網兜裡拿出一盒糕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