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屠院長、劉院長、戴院長,還是其他各大醫院科主任們一個個都激動地站了起來,一個個臉色肉眼可見變紅了。
當然眼睛更紅。
數字醫院的劉勝利院長指著沈院長反問道:
“老沈,你們這個肺癆科現在有幾個病人?”
沈院長眨眨眼,無辜地說道:
“目前暫時收了兩位病人,鬨,兩位藝術家都在呢,另外還有8位病人是我們本院職工,暫時不算正式病人。”
劉勝利一揮手:“得得得,就把這8個都算上,你們一共是10病人,對吧?”
“對啊,怎麼滴?”
“臥糟,沈國明,你要死啊,你們10個病人你就敢配2台光機?你這是小母牛坐飛機,牛逼上天了?”
協和醫院的屠斌院長也罵罵咧咧的:
“老沈啊老沈,你知道我們協和醫院1500張床位,每年門診人次幾十萬,才多少台光機?1台,我們就一台400毫安的光機。你他娘的10個病人就敢用2台750毫安光機?”
友誼醫院的戴幼忠院長也直搖頭:
“太過份了,太過份了,上級太偏心了,怎麼有好東西儘往中醫院扒拉?”
衛生局的朱局長趕緊跳出來澄清:
“冤枉,這下吃冤枉了,中醫院這2台光機怎麼來的,花了多少錢,我們衛生局也是一無所知,我跟你們一樣也才知道。老沈,你可是放衛星了!!!”
劉勝利越想越氣,眼睛越來越紅,突然看到正在往角落縮的林三七,於是跑過去一把拎住了他的脖子:
“好小子,往哪裡跑!說,這光機是不是你搞來的?你狗日的是不是忘了自己也是數字醫院的一份子?你還是我的采購科副科長呢!”
林三七吃痛,趕緊求饒:“彆彆彆,老劉,給我留點麵子。”
潘曄也嚇得眼淚都要掉出來了,趕緊上前喊道:“劉院長,要掐死了,要掐死了。”
劉勝利這時候在氣頭上,聽到林三七的求饒哼哼了一下:
“給你留麵子?警衛員,把我的配槍拿過來,老子今天先斃了這小子,再搶了光機,老子的一片苦心都喂狗了。”
1960年,國內最先進的是400毫安光機,750毫安屬於歐美國家剛剛裝備的主力機型。
國內一直要等到八十年代初才開始大量引起750毫安機,一直等到八十年代末,1250毫安的光機才開始在國內登場。
這也是幾位院長一聽中醫院有750毫安光機開始發飆的原因,先進機器誰不想要?
眼看著幾位院長已經開始要武裝搶光機了,林三七趕緊喊道:
“老劉,你這話我就不愛聽了,我當了你們數字醫院的采購科副科長,你給我過發過工資嗎?你給我分配住房了嗎?就給我一本工作證你就想空手套白狼?”
劉勝利一聽思索了一下,奇怪地反問道:“我忘了給你發工資?”
“對,沒發,你一個月工資都沒給我發過,我連你們采購科大門朝哪開都不知道,還好意思說我是自己人?”
沈院長這時候也跟著諷刺道:
“要用人了人朝前,不用人了人朝後,你們數字醫院這算盤打得可真精呀。”
劉勝利知道自己理虧,但嘴上可不肯認輸:
“那我現在用不還來得及?林三七,我命令你明天馬上去數字醫院報到,我也給你專門成立一家肺結核專科。”
林三七挺無語的,今天可是教學門診,這麼多學生看著呢,結果院長們先打成一團了:
“停停停,你們這些院長怎麼回事?現場還有馬老師,趙老師在呢,還有這麼多新職工,實習醫生看著,你們就這麼鬨起來了?說好的養氣功夫呢?怎麼給晚輩豎立榜樣?”
馬連良趕緊擺擺手,表示自己啥也沒看到。
趙燕俠則是一臉無所謂,這是位奇女子,花木蘭式人物,笑看風雲。
劉院長是軍人,軍人個個是大直男,這時候已經一甩手:
“我不管,你們中醫院用不了兩台光機,一會兒我打包帶走一台,多少錢你們說個數,我給。”
沈院長也急了:“你敢,這是我們中醫院的地盤,我們職工和家屬加起來幾千人,動下我們的光機試試。”
“試試就試試!”
“乃要死再,錯恩多娘咱老溫沒比,你阿是吃人參啦?”沈院長急得家鄉話都飆出來了,聽得現場的人一愣一愣的。
林三七趕緊勸阻道:
“大家彆急彆急,750毫安的光機我手頭還有,這樣,我給你們友情價,成本價,跳樓價,一台15萬,你們拿15萬的人參麝香牛黃等珍貴藥材跟我來換。”
劉院長屠院長幾人一聽林三七手裡還有光機,心裡一喜,結果一聽又要中藥材就有點為難了。
數字醫院還好些,因為他們有中醫科,而且這家醫院手眼通天,想要搞到什麼藥材都比較輕鬆。
而協和醫院是純西醫綜合醫院,醫院裡沒有中藥材,社會上也沒有相應的進貨渠道,這下屠院長有些發愁了。
就在屠院長發愁的時候,旁邊的葉副院長有主意了:
“老屠,咱們不是馬上要去北韓訪問嘛,那邊產人參,大不了問他們買一些,弄台光機也不需要多少量。”
屠院長一聽,眼睛一亮,重重點頭。
“小林同誌,行,那我們協和要兩台光,30萬的人參下個月我想辦法給你弄來,在這之前,這光機你一定要給我留著。”
劉院長則是數出手指來:
“小子,我代表的不是我們數字醫院一家,你也知道我們軍醫係統還有不少兄弟單位,這樣,我要10台光機。你可以去準備機器了,15萬一台,我們幾家醫院湊湊應該問題不大。”
隨後,其他幾家醫院也上前要求采購光機,剩下的十多台光機轉眼就銷售出去了。
中醫院及時雨林三七的大名現在已經傳遍衛生係統了,誰都知道中醫院出了這麼一位能人,能搞到彆人搞不到的東西,從糧食到先進儀器都有。
所以對於林三七能提供光機大家絲毫沒有懷疑,既然上級都是默許的,他們自然不會畏手畏腳。
國外的先進儀器到了國內,國內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吃虧,沒有理由阻止。
這就跟小男孩小女孩談戀愛一樣,真要發生些什麼不測,男的總不吃虧的,所以怕啥?
隻能說這幾家醫院不虧,但林三七卻是血賺,2024年10萬元一台的成本,1960年換15萬的藥材,考慮到通貨膨脹,林三七簡直就要賺瘋了。
一場鬨劇結束,林三七繼續給馬連良和趙燕俠看病。
林三七親自操作著光機,給兩位京劇演員各拍了一張正側位片,隨後馬上安排學生洗出來。
對比一下之前協和醫院的光片,中醫院的片子明顯在清晰度上更勝幾籌。
但正是這一瞧就瞧出問題了,隻見馬連良的光片上,兩肺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分布不是很均勻的許多白點。
林三七皺了皺眉,其他醫院的院長主任們一瞧,已經知曉問題所在,但現場大多數人卻是一頭霧水。
就連馬連良本人都有些緊張,坐在那兒拳頭都握得緊緊的。
有個大學生忍不住問道:“林主任,馬老師這片子怎麼樣解讀?這似乎與您之前講的粟粒型肺結核類似呀。”
林三七回頭看了一眼,發現是自己新招收的樊自立,於是欣慰點點頭:
“樊同學聽課很仔細,要表揚,你們大家都看明白了嗎?這個片子就是典型的慢性粟粒型肺結核。
我再解釋一下,急性粟粒型肺結核是由於大量的結核杆菌一次侵入機體,沿血液循環進入肺內而形成,肺內表現為許多大小一致的粟粒狀致密陰影。
最典型的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呈現三均勻征象,即:粟粒狀陰影大小均勻、肺野分布均勻、陰影密度均勻,也有人稱之為三均勻綜合征。
但像馬老師光片上這種不均勻的白點現象,一般表明結核病已經轉變成慢性粟粒型,我們一般形容為“三不均勻”。
為什麼會出現三不均勻呢?那是因為通過一些時間,有些結核結節自己好了,有些結節融合在一起,變大了,所以才會呈現出大小不同的白點。”
樊自立繼續問道:“那林主任,如果我們在臨床上看到三不均勻片子預示著什麼?”
林三七看了一眼馬連良,知道這種教學門診不能打馬虎眼,於是直言道:
“提示病情嚴重,馬老師之前說,發病初期他有低熱咳嗽等症狀,那麼5年下來,發展到今天,應該經常會出現高熱、呼吸困難等全身中毒症狀。這也是馬老師現在不能登台的原因吧?”
馬連良一聽長歎一聲:
“對對對,我們唱戲的一定要氣息平穩且長,可是我現在連說話都費勁。走一圈全身都是汗,如果讓我上台演出,恐怕就死台上了。對了,林大夫,我這病還有得治嗎?”
如果用中醫的眼光來看,馬連良已經屬於病入膏肓,神仙難救了。
但在林三七眼裡,小小肺結核,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