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天機之所動,累劫一瞬間。
九天有咳唾,落地生珠玉。
此即地仙、地姑、異獸、異鳥、異景之來由也。
地仙有巢父、鬼穀、萇宏、許由、耕父、洪崖、祝雞翁、偃師、周爛頭、琴高、蕭史、昌容、王子喬、管革、秦青等。
地姑有杜三娘、麻姑、紫姑、毛娘娘、掃晴娘、舒姑、如願、萼綠華、落花洞女、雪精等。
異鳥有畢方、三足烏、青耕、搗藥、嬰勺、離朱、竊脂、秦吉了等。
異獸有吼、雨工、風狸、火光獸等。
異景有瓜子纏、圓丘、謊糧墩、太乙餘糧等。
是為九天兄弟姊妹。
時黃土地四季交替,人們終日勞作,卻沒有歡歌悅舞、愉思緬想。隻知道日出而作,鋤禾摘桑;日入而息,夫妻上床。
天生女巫麻旦,百歲而容顏不老,舞於祭壇。
秦青號鶴仙,從大哥巢父學舞,乃與巫旦舞之於市井田塍。繼而於桑丘對舞三日三夜不歇。
琴高、蕭史、萼綠華、雪精等也來湊趣,於是觀聽者如山堵,學者如潮湧。歡聲笑語、七情六欲、思辨活動等也都隨之而來。
天帝侍者天聾、地啞二童,法力廣大。無事便都潛心揣摩蒼穹、精研宇宙。
二童交談手口並用,並有幾隻青雀跟班尾隨傳令和插科打諢。
天聾:“那下界草民,由音樂歌舞而至能思會想,於研揣之領域來分一杯羹,如何了得!”
地啞:“是呀是呀,那些地仙地姑雖聰明絕頂,多世以來都隻是遊山玩水,證明了並無野心。”
幾隻青雀:“哈哈,況他們來頭不小,你倆也奈何不得!”
“哈哈哈,這些草民卻要謹防打住!”
二童乃派遣青雀叫地仙地姑勿再去人間訓歌練舞。
琴高等隻好離開。唯鶴仙不聽,依然歌舞不歇。
天聾地啞乃陰令雷公劈殺鶴仙。
雷公不用排場,著微服。抵近秦青,於袍袖中摸出精選之霹靂尖,向其擲去——揣測便是金剛,瞬間也將燒成青煙!
不料蹦出個風生獸,又名風狸,執風狸杖將霹靂尖一挑——
風狸杖是件神器。
風狸用之指向鳥獸,無不披靡。當此之際,霹靂尖連同雷公均被它挑翻。
風狸虎口亦震裂,風狸杖掉落凡界,化成草莖不表。
雷公狼狽不堪,急搜囊中,得霹靂尖碎屑,亟欲劈殺風狸——轉念仍向鶴仙擲去,將其一腿劈斷。
力士將鶴仙投諸昆侖之丘冰窟。其身側有水池,池中遊魚可數,而不可垂釣。飲水可不死,不可解饑。
昆侖之丘有弱水之淵環繞,此淵鴻毛不能起也。又有炎火之山,投物則燃。
姊妹們不遠億萬裡,輪番去探視慰藉,如此已經曆了許多世。
東南天耳山,耕父及四小獸居焉。
耕父長一丈二尺,虯髯玉麵,神采威猛。臥如丘,立如鬆。耳長過膝,入寢,以一耳為席,一耳為衾,甚便。
天耳山重巒深處,澗水潭積,潭邊有方十餘丈之平石,為耕父及四小獸臥榻。
石榻一側有大竹數竿,枝兩兩下垂,風中竹聲窸窣如奏琴。有塵穢著石上,竹則因風而掃之。
石榻北鄰摩天石壁,石壁敲擊作奔雷聲,群山回應,傳導不知其幾千萬裡。
而山外之音,無論其來自幾千萬裡,要者,此皆能聽聞之。則何為要者?音麻麻何堪卒聽?此唯天知道耳。
此天耳山名之由來。
耕父一覺可經歲不醒,每睡至酣暢處,腦中便有睡精(俗稱瞌睡蟲)孕育,隨鼻息汩汩流淌,播向人間。
冬有飄雪,夏有溽暑,秋有虐蚊,睡皆不甚踏實。
耕父不解風情,對春花秋月無感,春睡最是香濃,鼻息中睡精雲騰霧湧,此少女春悃,詩人春眠不覺曉之由也!
耕父嗜睡,及睡精之由來,世間罔聞。不然,世間奉為睡仙,祭祀四起,彼奔波應酬不暇,焉能睡!
耕父既居山野,性疏曠不羈,以故四小獸吼、雨工、風生獸、火光獸從之遊。
每睡,耕父橫陳於石,四小獸各踞一角。
吼小獸,長尺餘,下界稱之為天狗。牙可咬斷方七百裡之山根,獅虎狻猊遇之悚懼不能動。
其興起食月,普天下鳴鑼敲鼓,亦無可奈何。
雨工貌似羊,性亦溫馴。識者曰此非羊,雨工也!
雨工能雨,乃貴如油之小雨,田野渴盼之。雨工與天庭雨師無乾,如九妹雪精無乾天庭下雪事。
火光獸毛有金色條紋,吐納火焰,竄走帶火光。為火災助虐之火鼠,火光獸捕之以為食。
火光獸黃昏時在天空奔竄,將體內之火儘情渲瀉,是為晚霞,俗稱火燒天。
風生獸又名風狸,體形如貂,眉梢有白毛。
斫刺不入,碾壓不爛,打之如皮囊。以錘鍛頭數千乃死,死而張口以向風,須臾便活而起走。
風狸杖挑落霹靂尖後,化為草莖,藏翳形草中。其於翳形草中探摸,既得,指鳥獸,隨指而墮。
獵戶每常潛伏以候風生獸,俟其倦怠奪走風狸杖。是非風生獸懦弱,心不忍也。
北鄰石壁每常有上古玄妙之音傳出,耕父難以破解,也就不甚留意。
這回他又聞“咣咣”之聒噪聲,此天聾地啞二童跟班青雀之鳴聒,聲甚獨特,彆無二致。
隨即傳來二童之言語,耕父細聽之下,唯“三世為人者之血”一句,甚是清晰,餘皆不甚了了。
抬頭望遠,隻見二童子一著白衣、一著青衣,搖搖擺擺走來,前後翻飛幾隻青雀。
他欲站起,奈何手足如萎,不聽使喚,知是夢中。心想如此倒好,省卻了許多繁文縟節!
二童轉眼走近。
“是了,就是這隻小惡獸。”青衣童子抖袍袖露出指尖,稍微指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