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服了啊,你這玩得是個啥?手跟腳一樣。”
工作之後,孟繁岐lol玩得都很少,更彆提dota2了,手生得不行。一上手便狂送了兩盤,一己之力打崩了局勢。狠狠坑了兩個室友兩盤之後,孟繁岐連忙推脫道,“今天有點心事,實在對不住,你們再開兩把,我查點資料。”
“行吧行吧。”另外兩人倒也沒有多說什麼,急著贏一把去了。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自己的重生ai之路如何邁出堅實的第一步,這件事還需要稍微計劃一下。憑良心講,雖然自己精讀了不少著名論文,也大致看過主要的代碼實現。
但非常現實的事情是,ai的技術更新迭代很快,同時期類似的想法也很多,好的想法還需充足的實驗結果佐證,加上審稿的周期非常漫長,不是他現在馬上發了一篇論文就萬事大吉的。
同期類似的算法和技術數不勝數,自己一沒有大量計算設備去準備海量的結果,二沒有知名導師背書確保文章不會被人忽視,三沒有在大型企業實習缺少宣傳手段。自己貿然發出一些ai算法文章,有很大的可能會被忽視,甚至被不懂的審稿人拒掉。
更糟糕的情況,啟發了其他學者,使得他們在自己的基礎上很快做出自己現在無力負擔的大量實驗結果。或許之後會有人提到,其實該技術由華國的孟繁岐更早提出。但真正的實惠早就被人都得去了。
“尤其這個時間點,各種ai相關的代碼庫和工具都不夠完善,我當年學的很多東西實現起來未必方便。想要馬上準備夠發一篇頂級論文的實驗結果,根本是不可能。”孟繁岐一連檢索了很多熟悉的技術關鍵詞,發覺可以查到的信息遠比自己想想的要少。
“我學習舊的工具和框架也需要一定時間,急著發算法論文不能說是壞事,隻能說沒那麼必要,時間上還算是寬裕。真正能獲得最大關注和地位的永遠是人機大戰這樣的事件。
隻要取得大型競賽的冠軍,我就能真的獲得ai屆的關注。隨後再把以後應用範圍最廣的技術寫成論文,做一個挖坑人,讓其他人慢慢在我的基礎上填坑就好。”
修修補補的工作是得不到什麼重視的,屬於臟活累活。挖坑人是最賺的,隻管挖不管填,坑裡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前赴後繼的研究者。
孟繁岐現在能記住的算法和技術,自然都是經過了多次考驗脫穎而出的同時代卷王和開創性工作。
隻要取得了一次震驚業界的成績,那麼自己今後提出的所有算法,寫出的所有論文,都會有一定熱度,不可能被忽略,隻會一次次的成功,不消兩三年,深度學習ai時代的所有技術,基本上都無法再繞開自己。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猶記得孟繁岐重生前還等著看詭秘之主第二部的連載呢,烏賊才發了30個字,卷毛狒狒們就已經幾十萬的打賞上去了,這就是大佬的號召力。
想到這裡,孟繁岐已經鎖定了自己的第一個目標,那就是ie超大型圖像競賽。
ie是深度學習時代早期最重要的大型競賽,2010年到2017年,所有的圖像算法,最能證明自己價值的辦法,那就是ie上取得好的成績。
冠亞流芳百世,其餘無人問津。唯有勝者通吃一切。
“2012年的比賽剛剛結束沒多久,世界應該還處於alex的震撼當中。”
孟繁岐點開ie的網頁界麵,大概瀏覽了一下幾個月前結束的比賽信息。
“距離13年的比賽開始還有大半年的時間,我得儘快做出準備。”
ie的數據量非常之大,1400w張圖片的量級需要相當良好的設備支持,這個東西可不是自己現在的小破筆記本電腦就可以跑的。
這也是為什麼孟繁岐覺得自己必須要在今年秋天的時候提前出掉自己一部分btc,這筆消費是不可避免的。
“我這卡爾真秀啊,太牛了,兩秒鐘放十七個技能。”一旁的兩位室友似乎獲得了一場大勝,正在瘋狂的吹噓。
“牛什麼牛,還不是要靠爸爸來拆高地?”劉旭絲毫不捧場,轉過頭來注意到孟繁岐麵前的屏幕上全是英文,不由得驚詫道,“什麼情況?跑到網吧學習來了?”
唐璜聞言大驚,連忙跑來摸了摸孟繁岐的額頭,“彆不是燒壞了吧?”
“燒什麼燒。”孟繁岐一揮手撥開了自己頭上的狗爪,“小心爸爸剁了你的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