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到這裡,轉念一想,又道:“不過你說得對,朕突然下這樣的命令,難免會讓陶遠多想。這樣吧,你再帶個話,就說,此次他居首功,朕想賞他些東西,問問他有沒有什麼想要的,若他不說,便從府庫中拿些藥材和器玩賞給他吧。”
“陛下思慮妥當。”李保全道。
“李保全,還有一件事。”葉傾懷說到一半,停了下來。
見她停下,李保全道:“陛下有什麼心事,可以說給老奴聽,老奴不敢說能為陛下分憂,但說不定能幫著想想辦法。”
“這件事還真得是你才能替朕分憂。”葉傾懷迎著李保全抬頭看向她有些驚訝的目光,笑著問他道,“你現在手上的活多嗎?可忙得過來?”
“還行,先前因為左衙衛的事情有些忙,趙將軍調去右衙衛後,便好多了。不過後麵陛下成了婚,後宮中有了主子,許是會略微忙些。”李保全答道。
葉傾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道:“朕有一個想法,朕想讓內廷承擔一部分呈遞奏折的工作。”
內廷不得乾政,這是祖宗的遺訓。
李保全大驚失色,他有些拿不準地看向皇帝,卻見皇帝眼中滿是鄭重,沒有半分玩笑的意思。
第(2/3)頁
第(3/3)頁
——
杜荊下獄後,一應事宜都移交刑部處置,趙胤實因在此事中有功,被擢升為禁軍統領,與監查禦史李文清一起參與案件審理。
葉傾懷沒有再盯著此事,她的目光很快便轉移到了另一件大事上。
春闈。
春闈三科已經考完,在葉傾懷不間斷地敦促下,考生的卷子也在兩天內便謄抄完畢,移交到了太清閣,由禮部官員與學士們一起批閱。
從卷子進入太清閣那日起,葉傾懷每天下了朝便往太清閣去,親自抽查批閱過的考卷。
按照皇帝的要求,這批考卷必須在五天內批完。
太清閣的學士們迎來了一次規模宏大的集體加班。
其中包括陸宴塵。
在葉傾懷的執意要求下,陸宴塵出任了此次明書一科的主審官。
明書一科考的是文史,不同於明法和明算兩科,明書一科有很多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譬如問史和策論的題目,因此在批閱時也是最容易受閱卷人主觀認知左右的一科。
一般來說,明書一科的題目因為牽扯到治國理念和執政思路,因此大多會由年紀大資曆老的大學士出任這一科的主審。
也是因此,葉傾懷剛一提名陸宴塵的時候,便受到了一眾官員的質疑。
“科舉是為國選賢,選出來的人要到各地各部去任職,去執行朝廷的命令。他們是要把朕下達的旨意落到實處的人,這些人必須要能夠理解並認同朕的理念,才能和朕走在同一條路上,才能把朕的旨意貫徹好。而縱觀整個太清閣,還有什麼人比他陸宴塵更了解朕的理念和想法嗎?”
葉傾懷的反問有理有據,沒有人能答得上來。
於是,陸宴塵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名明書主審官。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