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來,她先是革職了對顧世海惟命是從的禮部尚書史太平,再是鏟除了顧世海的左膀右臂杜荊,並借機將禮部和刑部都進行了一遍清洗,可以說是翦除了顧黨在朝中大半的力量。
可葉傾懷在顧世海麵前還是得維持恭恭敬敬的客氣模樣,不論她在心裡有多不爽,她都得在顧世海麵前保持笑容,動不得他半分。
因為顧世海在大景軍中有著絕對的影響力。
自從北邊戰火燃起,為了早日擺脫顧世海的威脅和鉗製,葉傾懷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大景的軍隊和兵製,然後,她發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大景的武將和文官是完全不同的兩套體係,並且是幾乎互相沒有任何牽連的兩套體係。
如果說文官集團是憑借利益捆綁而織就成的一張大網,那麼大景軍隊便是以世族為核心形成的各種派係集團。
對於一個剛進入軍隊的年輕人而言,能決定他軍中地位和晉升速度的,既不是拳腳功夫,也不是兵法頭腦,而是他的姓氏和籍貫。
因為這兩個選項往往決定了他的家族。
譬如徐姓和陸姓在允州行伍中隨處可見,同姓雖不一定是同族,但終歸是同源。往上數個三五代,都或多或少有些沾親帶故。
第(2/3)頁
第(3/3)頁
而其中最為嚴重的要數榕州。葉傾懷曾數過,在榕州軍中,參將以上的軍官中,有超過一半姓蔡。
這種情況有一個好處,就是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更強。俗話說上陣父子兵,同族同鄉說著同樣的方言,在戰場上更能患難與共戮力同心。
但相對的,也更難管理。
軍隊中一旦出現了以鄉黨為單位的鬥毆,衙門是完全無法插手乾預的,隻能由軍隊裡自行處理。
多年以來,皇帝對於地方軍隊的管理一方麵是控製地方軍人數,一方麵是籠絡各州節度使。
由於大景軍隊的這種世族特性,京中派去地方的武將往往難以立足,因此節度使往往是當地最大的武將世族的掌權者。對於皇帝而言,隻要拿住了節度使,就能穩定地控製住一方軍隊。
是以,大景曆史上做得久一些的節度使,大多都是皇帝的兒女親家。
這種微妙的平衡一直維持到興瑞年間。
興瑞十二年,北都王因通敵被處決,黑旗軍中大片連坐。隨後興瑞帝認為各州地方軍自治度過高對朝廷是一種威脅,大幅削減了地方軍隊的編製,集中到京畿衛,並且整體下調了軍中軍銜的品級和待遇,甚至節度使的品級都被下調了一級,矮了知州一級。
從那之後,皇帝和各州節度使雖然還維持著姻親關係,卻顯得沒有那麼親近了。
到了葉傾懷父親在位期間,由於他本身子嗣不多,結不過來那麼多嫡係的姻親。而他自己又體弱多病,最後幾年都是臥病在床的狀態,能將眼皮子底下的盛京把持住就已是精疲力儘,根本顧不上節度使那些遠在天邊的土皇帝。
偏偏順平年間各地戰事不斷,尤其是西南麵的金川,屢屢犯境,和大景斷斷續續打了五六年。頻繁的戰事迫使與鄰國交界的州府不得不重新增加編製,而順平帝卻沒有精力去一一維係和鉗製這些地方軍。以至於到了順平末年,各州府的軍隊幾乎是完全脫離皇帝掌控的狀態,比興瑞年間更甚。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