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場中。
五魁兒可不僅僅隻是用指尖拈住了石子,在輕盈地摘下了迎麵襲來帶著獵獵風聲的暗器之後,她臉上莊嚴圓滿如琉璃一般的笑意不變,手腕微微翻轉,將指尖拈住的石子輕輕向前一按。
嗡!
這一按同樣柔緩無比,仿若天成,不帶有任何一絲煙火之氣。
但是她麵前的空氣卻陡然間蕩起漣漪。
一圈一圈,層層疊疊,仿佛擴散的水波。
這原本是石子的速度超過了聲音而引發的氣障,後續會爆發出劇烈的炸響,但是落在直麵此招的鐘小虎眼中,那一圈圈蕩漾開來的卻變成了耀目的佛光,緊隨其後的空氣炸鳴更是被他理解成了佛陀的當頭棒喝。
結果就是,他就那麼傻愣愣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滿眼都是迷茫之色,連一絲一毫的躲避動作都沒做出來。
當然了,他所看到的也並不全是假象,因為此時此刻五魁兒的體表的確覆蓋著一層淡金色如佛光般的炁勁,哪怕是從觀眾席上往下看,也會覺得此時沐浴在金色佛光之中的劉五魁宛如真佛降世。
這就是佛門武功的特性。
與道家講究返璞歸真、神瑩內斂,修行到高深處反而會複歸於平凡、和光同塵不一樣。佛家修行,修為越是高深,動手的時候聲、光、影、音效果就越是誇張。
大德高僧動輒就是步步生蓮、佛音相隨、金身不壞……
總而言之,就是越厲害的人,造成的聲勢也就越震撼。
這兩種路線倒也未必有什麼高下之分,隻是風格不同而已,或許跟佛門本是外來教派,急於吸引信徒、傳播自身理念有關。
人前顯聖是大多數人心中都有的想法,願意錦衣夜行的人總歸是少數。
這恐怕也是它作為外來教派能夠這麼快就跟本土的道門分庭抗禮甚至某些時候還猶有過之的原因吧。
當看台上的大佬們看到那位鐘小虎居然被佛光所迷,對於劉五魁反擊回來的石子沒有半點反應的時候,張之維歎了口氣,手指微動,一抹金光凝聚在指尖,“如今這些小輩,下手也沒個輕重……”
“嗬嗬,道兄莫急,五魁兒會有分寸的。”
解空笑嗬嗬地製止了他的動作,示意他繼續看就是。
而自信哪怕是在千鈞一發之際也能救下鐘小虎的張之維聞言,也真的按捺住了立刻出手的心思,繼續看了下去。
那枚石子在佛光的映襯下恍如一顆金色的舍利倏然劃破長空,不偏不倚地正中鐘小虎……掌心拋起的另外兩枚石子。
啪!
一聲脆響,三枚石子在距離鐘小虎的頭頸要害不足半尺的地方同時炸裂,而且不是四散亂炸,三枚石子統統碎成粉末簌簌而下,甚至都沒有任何碎屑傷到近在咫尺的鐘小龍!
第(1/3)頁
第(2/3)頁
這份對於力道的精細操縱,讓觀戰的不少人為之心驚。
“這是……將袈裟伏魔功和獅子吼也融了進來?”
張之維見五魁兒將力道拿捏得恰到好處,讓鐘小虎驚而不傷,不禁撫須而笑。
袈裟伏魔功、大獅子吼與拈花指同屬少林七十二絕技。前者講究的是飛花摘葉皆可傷人,隻要以炁息灌注,無論什麼東西都可以成為手中的利器。柔軟如袈裟可以,堅硬如石子自然也不例外。
後者則是一門音波禦敵的技法,三枚石子炸裂時的那一聲劇震,可不僅僅隻是簡單聽個響而已。
“雕蟲小技,讓道兄見笑了。五魁兒佛性天成,與七十二絕技皆有緣法……”
解空大師這不知道是自謙還是自誇的話語成功讓周圍的大佬們為之側目。
與七十二絕技都有緣法?老和尚真敢吹啊!難道說……
看台之上各懷心思的大佬們且不細說,場中,在三枚石子炸碎的刹那,無形的音波便仿佛有一柄重錘狠狠地敲在了鐘小虎的頭頂。震得他好像腦漿沸騰,頭暈目眩,手腳失衡。
轟!
他搖搖晃晃一個趔趄,最後竟直接摔倒在地,起身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