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河西,趙軍營地。
李牧正在接待過來傳達趙王旨意的趙蔥。
這位出身宗室的將領本事平平無奇,但此時的神態卻相當倨傲。
宣讀完旨意後,他直接把手一攤:“李將軍,交接兵符吧。”
這話引得大帳內諸多將領的不滿,尤其以李牧的副將司馬尚態度最為激烈。
若非李牧製止,他甚至想要踏前一步去教訓教訓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夥。
“將軍,不可啊!”
李牧麾下的將領都是跟隨他多時、從北疆一路征戰到河西的,自然不希望李牧的軍權被剝奪。
畢竟在前線的將士們最清楚,跟著誰能立功打勝仗,跟著誰則會大敗虧輸性命不保。
毫無疑問,與李牧比起來,趙蔥就是後者了。
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這樣除了出身之外一無是處的人,誰都不願意。
但,還是那句話。
同為四大名將,李牧既不是王翦,也不是廉頗。
王翦的政治智慧極高,懂得自汙自保;廉頗則會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時直接撂挑子走人。
但李牧不一樣。
他雖然也不是後來嶽飛那樣近乎愚忠之人,但終究對王權保持著相當程度的尊重。
沒錯,此時的李牧……猶豫了。
倒不是因為舍不得兵權。
而是他很清楚現在合縱聯軍的情勢,自己的兵權如果就這麼一交,那這次合縱就徹底完了。
趙蔥有什麼本事他還是了解的,麵對王翦,能獨自一人逃得性命就算僥幸了,彆的根本不指望。
如果是平時被剝奪兵權,李牧大概率也就認了,但是現在,一旦趙軍臨陣換將,將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後果不堪設想。
“趙將軍,我雖然是趙國之將,但此時身處合縱聯軍之中,一應兵事也受總帥轄製。”
李牧想了想,找了一個借口,“因此,需稟報信陵君之後,才能決斷。”
“你!”
趙蔥聞言怒道,“你可是我趙國之將,你麾下也是我趙國之兵,我們要怎麼安排還需要聽一個魏國人的嗎?”
第(1/3)頁
第(2/3)頁
不得不說,趙蔥雖然沒什麼領兵打仗的本事,但心思還挺敏捷。
他這句話就是在挑撥李牧,包括其他在場將領與信陵君之間的關係。
韓魏趙三國,百多年前還同屬一國。三家分晉之後,雖然風俗習慣什麼的幾乎差不多,也經常聯盟,但三晉老大的位置,除了實在弱小的韓國之外,魏國和趙國都很看重。
甚至於他們心裡未嘗沒有過重新整合三晉的想法。
戰國初期,魏國勢力最強,魏武強兵東征西討,堪稱一霸。
但是馬陵之戰後,曾經威震天下的魏武卒覆滅,魏國聲勢大減,恰逢趙國在趙武靈王的治理下兵強馬壯,接過了三晉之首的位子。
再然後,長平之戰,趙國的脊梁被打折,上升之勢中斷。然後魏國又出了一個信陵君,雖然大家比之前都弱了不少,但魏國也算是重新自趙國手裡拿回了三晉的領導權。
這樣的你爭我奪,不見於表麵,但趙、魏兩國高層也都心知肚明,大家並不是和諧美滿一家親的關係,而是有著激烈競爭的。
所以趙蔥這話一出就挑動了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經。
但李牧卻不為所動:“與趙國、魏國無關,合縱聯軍的動向自然需要總帥應允才是,這是軍法!”
李牧既然發話,那麼軍中自然就沒有了反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