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衛莊此人,麵冷心澹。
除了與師兄蓋聶之間的勝負外,他似乎對其他事情都是一副不太感興趣的模樣。
或許是之前在鬼穀求學的時候一直都沒能勝過蓋聶的緣故,這個想法已經漸漸演變成了他的執念。
雖然還沒有到後期那種為了贏一次蓋聶,什麼都願意做的病態程度,但毫無疑問,這是最能引動他心緒起伏的話題,沒有之一!
黃歇的情報還是相當準確的,一開口就擊中了衛莊的軟肋。
“……我考慮考慮。”
衛莊沉默了一會兒,回道。
“好!那本君就等著將軍得勝歸來了!”
沒有當場得到答複的黃歇也不失望,衛莊真要是被自己一句話就說的同意了,他反倒要懷疑這是不是信陵君的計謀。
有所動搖就是最好的結果,哪怕魏國、韓國也承諾給衛莊封君,但他們能給予衛莊的權限肯定比不上楚國,這一點他深信不疑。
……
……
有了黃歇的命令,前線的項燕很快行動起來。
除了按照原本的行軍路線走漢水直逼漢中郡外,還分出一路走長江水道,進兵川南。
之前楚國因為對魏國過度乾涉趙國內政不滿而消極怠工,秦國方麵順勢撤走了一部分南線的軍隊用於應對趙魏韓燕四國聯軍,並且取得了巨大成果。
如今南線的兵力其實是稍微有些空虛的。
麵對楚國突如其來的全力進攻,目的地從進兵鹹陽變成了偷襲巴蜀,秦國一時間也有些措手不及。
“巴蜀是秦國根本,決不能丟!”
呂不韋斬釘截鐵地說道。
“但是河東之地若不能及時奪回的話,會令趙魏韓三國之間的聯係越發緊密。”
昌平君也進言道,“一旦讓他們複興晉國之勢,我們再想要東出,就麻煩了。”
“晉!”
第(1/3)頁
第(2/3)頁
提到這個字,在場諸多秦國重臣都眉頭大皺。
這是一個橫亙整個春秋時期的強大霸主,若非因為上卿之間內訌導致國家分裂,有這樣一尊龐然大物堵在秦國的東出之路上,秦國根本就不能發展得這麼順利。
嬴政的腦海中閃過了羅網這段時間搜集來的重要情報。
“信陵君正在籌建三晉聯合防線,這或許就是他整合三晉的第一步。”
此時,下方的大臣們還在激烈討論。
“晉國能不能複現還不一定,但如果巴蜀之地丟了,那我們的糧倉就沒了,而且也會同時失去麵對楚國的戰略優勢!”
“巴蜀現在雖然是我國最大的糧倉,但是鄭國渠也快要建成了,到時候關中平原沃野千裡,完全能支撐得起我軍後勤。”
因為如今秦國還是王黨、相黨並存,所以大家討論到情緒起來之後,就漸漸開始對人不對事,你說先救巴蜀,我就要反對,先拿下三晉再說。
之前戰爭中因為處於劣勢而一致對外的那種默契,在秦國重新奪回上風之後悄然崩解。誰都知道接下來就是秦國收獲利益的時候了,那麼相比較於收複河東失地能取得的功勞,單純的防守楚國進攻就顯得非常雞肋。
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也很重要,但誰都不想讓自己麾下的將領去。甚至還有人抱著不如讓彆人先丟了地,我再派人去奪回來以賺取功勞的陰暗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