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麾下的兵力減少了,戰略上也發生了變更,但王翦並沒有放鬆警惕,他十分穩重地在黃河沿岸都布置了崗哨,有什麼情況就放煙花示警。
但是從現在的結果看,顯然河邊的崗哨沒能及時通知後方,導致蒙武倉促迎敵,這才會讓傳令兵表現得如此狼狽。
不過現在也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既然趙國的騎兵都已經開過來了,顯然前線的崗哨都已經被拔除了。
“傳令下去,嚴守營盤,以箭矢迎敵,不要慌亂,也不要擅自出擊!”
王翦深刻明白,夜間被襲營最大的威脅並不是來自於敵軍,畢竟就算趙國的騎兵能度過河水,但也不可能有多麼大的規模。最可怕的其實是睡得半眯半醒的秦軍搞不清楚狀況,因為恐慌在營地內胡亂奔走、互相踐踏、以訛傳訛,以至於引起營嘯。
又或者在夜間視野不佳的情況下貿然出擊中了地方的陷阱,甚至被調虎離山端了老巢。
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所以他第一時間就發出指令,讓各營謹守自身駐地,不要胡亂動作,隻是用弓箭驅趕外麵的敵人。他就不信,趙國的騎兵真的能頂著弓弩齊射過來馬踏秦營。
畢竟趙國的騎兵雖然稱雄天下,但他們並不是重騎,攻堅能力也就那樣。
如果趙國騎兵真有這麼強的話,也不會被秦國奪走那麼多領土了。
第(2/3)頁
第(3/3)頁
這條命令下得很及時,效果也非常明顯。
秦軍麵對六國士卒本來就很大的心裡優勢,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恐慌,再加上有王翦的將令,一個個都安安心心地披甲執戈、操弩上弦,僅有了一點點亂象很快就被撫平下去。
秦軍營地的動靜落在了正在外麵領兵遊弋的李牧眼中,讓他不由得歎了口氣:“可惜……”
作為名將,他對於局勢的判斷也非常精準。
雖然說在趙魏韓三國特有兵種的配合下,讓他們完成了這一次的偷渡襲營。
但僅僅憑借這麼點人是不可能真的對秦軍造成多大損傷的,他想要引起的營嘯又被王翦一道將令給輕易壓了下去。
“將軍,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他的副將司馬尚開口詢問道。
“王翦謹慎,應該不會貿然出兵麵對我們,選擇以弓弩對射麼……”
李牧搖了搖頭,對這個跟自己作對了一年多的秦將是既惱火又欽佩,“那就讓他們見識一下,誰才是弓弩第一的國家!”
韓國製造的弓弩一直被公認為七國之冠,倚仗於此他們也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弓弩兵團,名為——擊刹弩兵。
這一次在渡河過程中提前乾掉了秦軍前哨的就是他們。
擊刹弩兵擁有著最遠六百步的殺傷範圍,而且士卒用腳來上弦,可以連射一百次。
這是什麼概念,他們從八九百米開外就可以用弓弩洗地!
以往因為韓國的綜合軍力過於弱小,即便有這樣的超遠程殺傷部隊,也隻能用在守城上。因為弓弩兵沒什麼近戰能力,八九百米的距離騎兵一個衝鋒就到了。
但是現在不同。
在三晉的傾力合作下,前有魏武卒列陣保護,外圍還有趙國精銳邊騎在不斷遊弋,可以說是安全滿溢。
如此情狀之下,沉寂多年的韓國擊刹弩兵,終於可以再一次展露自己鋒芒。
/63/63440/18972454.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