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帝陵,八百年前大秦第一位皇帝的陵寢。
從它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看出,當年大秦王朝的疆域比現在僅僅占據中原的離陽廣闊了不少,西河洲已經算是北莽的腹地了。
這也是為什麼無論蚩曜還是洛陽都沒指望能將其中陪葬的財貨全部收入囊中的關鍵原因。
太遠了,大宗的金銀財寶根本沒辦法運輸。
放棄了那些東西之後,擺在他們麵前的難題便隻剩下一個。
當年負責建造帝陵的有很多墨家機關大師,秦皇給自己修建陵寢也不是為了讓人盜取的,因此為了安全起見,這座帝陵被修建在水下。
據傳聞,當年為了修建這座舉世無雙的陵寢,大秦征發了不計其數的民夫截斷大江,在浮出水麵的山壁上開鑿陵墓,封死以後,再開閘放江水。造穴手法之精,隱藏手段之妙,都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那麼現在想要開啟它,自然需要重現截江斷流之舉。
“傳聞中,武當山的掌教曾經有一指斷江的壯舉,被稱為老神仙。”
蚩曜立於碣石之上,俯視著眼前的滔滔江水,“今天,我就讓你們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力挽狂瀾!”
說罷,他一躍而下。
湍急的河水在奮力咆孝,但蚩曜逆流而上的腳步卻沒有半分遲滯。原本隱藏在皮膚之下一道道幽藍色的神秘紋路漸漸浮現,那是來自於水巫一脈的傳承巫紋!
水巫,專精與江河湖海為伍,水下呼吸,控水禦水都是看家本事。
當這些巫紋亮起的時候,原本洶湧澎湃如萬鈞重錘般一波接著一波撞來的浪頭忽然變了。
不,不是它們變了,而是蚩曜變了。
隻見那一道道巫紋自發地控製著他身體附近的水流回旋流轉,將遠處傳來的強大衝擊力消化於無形。
但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蚩曜回想起【煉天蠱道】之中的描述。
夫蠱師者,養蠱便是養道,用蠱便是用道,煉蠱便是煉道。
自己如今一身修為,最突出的就是由當初的力蠱一步步演變而來的蚩尤元力蠱,分屬力道一脈。
力道是蠱師中一個很大的流派,其中又分出了兩大支流,分彆是獸力虛影流和氣象天地流。
獸力虛影流,顧名思義就是選擇虎、龍、象等力量強大的種族煉蠱以繼承其優點。
寬泛地講,蚩尤元力蠱也勉強可以劃分到這一類中。不過因為蚩曜本身血脈親緣的關係,他與蚩尤元力蠱的契合度高得驚人,直接完成了人蠱合一,能夠發揮出來的效果遠遠大於一般最多隻能召喚出虛影的獸力蠱。
氣象天地流則是將借力的對象放到了自然之中,風力、水力、火力等等天地自然之力才是他們攫取的目標。僅僅從立意上看,氣象天地流似乎比獸力虛影流要高明不少,畢竟以一般理性而論,在天地麵前,個人的力量往往是極其渺小的。
不過,也不是沒有例外。
能夠以個人之力呼喝天時的存在,其實也並不少。
兵主蚩尤,便是其中之一。
作為兵戰征伐的象征,一切與戰爭相關的領域,都有他的痕跡。
因此,繼承了對方力量的蚩曜,也算是兩大流派雙修。
配合著身上的水巫秘紋,此刻蚩曜發動的蠱術名為【挽瀾】。
隨著他的催動,一股無形的力量深入滔滔江河之中。
下一刻,蚩曜緩緩抬起雙臂。
“嘩啦啦——”
就像是河床上鋪著的一層墊子被拽起來一樣,正在奔騰的大量淺黃色河水被他憑空提起,原本咆孝如龍的黃河仿佛直接被抽空了一小段。
而神奇的是,蚩曜此刻並沒有覺得多麼吃力,甚至被他拽起來的這一截河水之中,魚蝦鱉鱔也都在自由遊動,除了遊不出邊界之外,與呆在河中之時沒什麼兩樣。
牛刀小試,蚩曜對於這一招有了些把握。
他放下手裡的河水,朝著岸邊的嬴政等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做好準備。
第(1/3)頁
第(2/3)頁
然後深深地吸了口氣:
“起!”
這一次,蚩曜沒有再留手,選擇全力施為。
隻見前後數百丈方圓內的河流被他輕鬆舉起,在懸空的河水之下,直接暴露出了泥沙淤積的河床。
千百年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黃河之水,在這一日這一時,竟然硬生生地被抽空了一大截!
隨著河水出現百年不遇的斷層,蚩曜身前的峭壁也終於露出了驚世駭俗的真麵目。
那是一整麵九龍壁,山壁之上九龍猙獰環繞,爭奪著一顆碩大的珠子,看模樣與洛陽口中那顆驪珠相差仿佛,凋工堪稱栩栩如生。即便被滔滔河水衝刷近千年,龍壁卻依然不見絲毫模湖,宛若鬼斧神工。
“此時不入,更待何時?”
蚩曜一聲大喝,洛陽白衣飄飄飛向九龍壁,她一手托著嬴政,另一隻手探出,一掌摁住那顆凋刻作驪珠模樣的珠子,將其陷入龍壁幾寸,那塊厚重的山壁嘩啦一下迅猛倒轉,仿佛橫置的旋轉門一樣,頃刻間便將兩人吞沒。
小念頭和化為陰物的小公主緊隨其後,等他們都進去之後,蚩曜曲臂將河水向上一拋,贏得些許空隙,同樣化作一道黑影躥入。
在他身後,翻轉的石壁轟然合攏,背後百丈長的水龍同步砸落,重新將這裡隱藏在滔滔江水之下。
……
……
雖然蚩曜以一己之力舉起黃河,動靜比起出動大軍截江斷流要小得多了。
但依舊難以避免地引起了大量注意。
畢竟,那可是黃河啊!不是什麼山溝溝裡沒人注意的小水渠,任何一點變動都會有專門的水利官員進行觀察和記錄。
百丈多的河水突然消失又回落,引起的變化太大了,負責這一塊的人都快要忙瘋了。因為這種變化來的毫無征兆,既不是汛期,也不是乾旱期,黃河水位不該發生這麼大、這麼突兀的變化!
這件怪事很快就驚動了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