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轉向霸道,的確是提升極大,但曹長卿之所以能表現得這麼猛,更重要的是他放開了那一層自我約束。
無論是走哪一條路的修行者,在境界達到足以與天地共鳴之後,都會恪守一些準則。
比如說不能隨便大開殺戒,最好不要與擁有大氣運之輩正麵敵對等等……
這種準則對於三教中人來說尤其嚴格,因為他們想要飛升成仙,不是靠以力證道,而是以修陰得、功德、福德來換取天地接引。
一旦破戒,自損福緣,輕則絕了飛升之路,重則甚至會引來天譴。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三教聖人最擅長呼風喚雨撥弄天象,但卻很少在戰場上看到他們的身影。
無他,避禍而已。
這是所有高境界修行者的共識。
但這種話不能直白地對帝王去說。
因為這種行為說得難聽一點其實就是惜小身而罔顧大局。
這種選擇自然不能說不對,畢竟利己是人類的天性,但肯定不會給對方留下什麼好印象。讓他知道了這些,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甩出一堆大義、大局之類的辭藻逼迫你去為王朝獻身。
所以袁青山很明智地轉移了話題,不是我不肯做,而是離陽那邊高手太多了,真的做不到啊!
而這一點對於現在的北莽的來說,的確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離陽的新武評上說蚩曜以一己之力乾掉了北莽一半的高手,這句話還真不是虛言。
北莽江湖本來就不如離陽來得百花齊放,總共五大宗門裡,蚩曜去一趟就滅了一個,打殘了一個,順便還乾掉了他們的第一高手。
這對於北莽來說的確是不可承受之重,又因為北莽的朝堂與江湖聯係非常緊密,以至於使他們方方麵麵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此時北莽鐵騎對於橫水城久攻不下,也不乏有這方麵的原因。
果不其然,聽袁青山這麼一說,慕容女帝的注意力馬上就被轉移了:“說起高手,聽說中原兩禪寺的兩位聖人到北莽來了,要阻止朕滅佛,你們怎麼看?”
“陛下的意思是?”
太平令微微皺眉。
“既然我們現在缺少高手,那麼不如就給他們一個麵子,換取他們加入我北莽,兩位以為可行否?”
第(2/3)頁
第(3/3)頁
麒麟真人閉口不言。
作為滅佛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北莽道教的話事人,他自然是想反對的。但這話最好不要出自他的嘴裡,否則難免會讓慕容女帝覺得他是一個因為教派利益而罔顧國家大事的人。
這件事隻能由帝師太平令去說。
那位老儒生歎了口氣:“陛下想得簡單了。”
“願聞其詳。”
慕容女帝沒有因為被駁斥而生氣,追問道。
“我朝之所以要滅佛,為的是籌集軍餉,佛門大興一來,鑄就了無數金身佛像,吸納了不知多少香火錢,這些東西是我們緊缺的。如果停下,且不說朝令夕改對陛下的威望會有怎樣的損傷,打仗的錢要從哪裡來?”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但如果有他們加入,我們或許可以儘快攻破兩遼防線,到時候錢財自然滾滾而來。”
慕容女帝顯然也不是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她的對策是唯快不破。
隻要我打得夠快,就能從離陽掠奪到足夠的資源來補上虧空。
見女帝竟早有準備,太平令隻好換了個角度:“佛門戒律森嚴,他們恐怕不會為我們所用。”
“寡人怎麼沒看出來?”
慕容女帝對此嗤之以鼻,“西域的僧兵不是就跟北涼勾結到一起了嗎?聽說那個李當心甚至還有妻女……這就不破戒了?禪宗又有什麼特殊的?朕就是要看看,兩位佛教聖人,會不會為了北莽的那些教眾和信徒的安危,打破戒律!”
……
……
自從北涼做出意外南下的舉動之後,整個天下都亂作一團。
北邊,離陽和北莽在打。
南邊,西楚和廣陵、燕剌兩位宗親藩王也在打。
反倒是一鳴驚人的北涼,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西域、西蜀和南詔之後,反倒是安靜下來,收斂起了那股令天下驚心動魄的鋒芒。
全天下的有智之士都能看得出來,北涼現在是在消化,在蓄勢。
他們如今占據的地盤很有講究。
雖然地方看起來並不算很大,約莫隻有離陽和北莽的三分之一多點,但這裡有一個說法,叫做西秦故地。
顧名思義,當年一統天下的大秦王朝,最初發家便起自這裡,可以算的上是公認的一塊上佳的龍興之地。好好經營,未來可期。
離陽和北莽自然都不願意給北涼這個機會,尤其是他們兩家正打得你死我活呢,北涼卻在狼吞虎咽,休養生息。這種對比誰也受不了。
於是,趙勾、蛛網、拂水房三股天下最頂尖的暗諜在這裡打得是天昏地暗。
如果說北涼的異動是導致天下大亂的重要推動因素,那麼蚩曜才是令這場戰爭得以發生的起因。
此時的他又在哪裡,做著什麼呢?
劍州,地肺山。
道教品評天下山川,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
其中龍虎山僅僅隻排福地二十六,而地肺山卻牢牢占據著道教第一福地之名數百年,可見其不凡。
不過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好地方,卻已經封山整整五百年了。哪怕是近在遲尺的龍虎山,似乎也從沒想著要將它據為己有。
這日,一頭背生雙翼的神獸,馱著一位乾練的藍衫青年從雲層中探出龍首。
82中文網
wap.
/63/63440/19487037.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