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突然心血來潮,想把這隻紅頭大蒼蠅給馴化成自己的坐騎。
如果自己能夠成功,那麼以後就可以大批量的馴化蒼蠅,那麼「東楊城」就可以擁有一支由蒼蠅騎士組成的空中力量了,也能夠新增一批肉食來源。
但是現實並不是封神榜,什麼動物都能夠變成坐騎。
人類幾十萬年間也就馴化了雞、鴨、鵝、牛、馬、羊、豬、狗、驢、駱駝、馴鹿等畜禽,像貓和倉鼠、鸚鵡等等還處於半馴化狀態。
馴化的理論基礎,是在動物先天的本能行為基礎上而建立起來的人工條件反射,是動物個體後天獲得的行為。
這種人工條件反射可以不斷強化,也可以消退,它標誌著馴化程度的加強或減弱。
而某種動物是否能夠被馴化,縱觀人類曆史上的成功案例,一般都要具備以下六個特征:
一是馴化對象的能量轉換效率要高,不會占用太多糧食。
人類馴化的一般都是食草動物,而食肉動物的能量轉化效率就太低。
蒼蠅是腐食性和雜食性,不需要額外占用太多糧食,這點符合。
二是生長速度要夠快。
蒼蠅從孵化到破蛹,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隻需要一個月。而且蒼蠅們一次交配,終生可產卵,產卵量也極大。
這點非常符合。
三是可以在圈養條件下繁殖。
蒼蠅的幼蟲(蛆)可以在養殖場喂養,眼前的這隻紅頭蒼蠅已經證明了這點,隻需要考慮成年蒼蠅如何馴服即可。
這點一半符合。
四是性情不能太凶險。
蒼蠅作為食腐昆蟲,還是比較溫和的,也沒有致命的攻擊力。
這點也符合。
五是不能太容易受驚。
這點蒼蠅有點問題,它們天生就容易被危險嚇跑。不過這種驚嚇倒不像鹿、羚羊和兔子那樣甚至被嚇懵嚇死,沒聽說過蒼蠅被嚇死的。
這點一半符合。
六是群居結構。
這樣動物會本能地會跟隨領袖,適於放牧,降低了馴化難度。蒼蠅沒有領袖,不過它們也不排斥和一群同伴共處。
這點也一半符合。
綜上可以看出,馴化成年蒼蠅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倒是馴化蛆沒啥技術含量。
蛆和黃粉蟲差不多,跑得慢,長的快,不挑環境,能群居,是天然的好牲畜。
主角看著被壓在地上不能動彈,唯有眼睛中間偏下方的兩隻刷子一般的觸角不停晃動的蒼蠅,心裡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主角命令兩隻工蟻用上顎的大螯夾住蒼蠅那不停晃動的一對觸角,將之固定下來。
然後主角忍住麵對這麼大個兒的蒼蠅的惡心感覺,將自己的觸角搭上了蒼蠅的觸角。
這隻蒼蠅剛生出來,還沒爬過屎。主角這麼安慰自己。
“服從我”,主角將自己的話語發了過去。
不出所料,這隻紅頭蒼蠅一點反應都沒有。就像要求野生的斑馬一下就能聽懂人類在說啥一樣,不現實。
主角驗證了自己的猜想,的確無法用螞蟻的語言交流方式和蒼蠅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