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路,是欒城縣的一條老街。
緊鄰著欒城縣的核心區,很老很老的那種,有些是兩三層的木樓,有的是磚瓦結構。
幾年前,這裡的住戶收獲的是全城豔羨的目光,因為它在城市核心區太不協調,拆遷是必然的。
而作為城市的黃金地段,可想而知這裡的征地補償會高到何等程度。
然而,樓市的變化來得太快,在巨大的去庫存壓力下,不管是政府批建築用地,還是開發商拿地,都變得慎重起來。
特彆是這種被拆遷的業主心理預期極高的地方,幾乎沒人敢接手。
據說有開發商嘗試性地談過,但這些參與談判的人回去後就隻字不提了。
拆遷,擱淺。
但城市風貌總不能被這一條街給耽擱了吧?
於是政府想出了一個辦法,將這一條街以保護古建築群為名,由政府出資對其進行了修複、加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反正,看起來這條街是挺漂亮的。
但自此那些豔羨的目光就消失了。
某些原本預期發一大筆財的人此刻隻能躲在角落暗自抹眼淚,更難受的是那些喜歡提前消費的人,巨大的窟窿需要去填。
高茂出現在這裡時,便是他媽站在他麵前,都認不出來。
原本帥氣的麵龐消失了,甚至那因帥氣而自信的氣質都沒了,變得非常普通,屬於扔人堆裡都沒人注意的那種。
加之陽泉路毗鄰中心城區,人流量很大,就更沒人關注他了。
根據程所發過來的信息,被鎖定的那個嫌疑人就居住在陽泉路42號。
那是一棟灰牆青瓦的二層小樓,六七十年代的建築風格讓它顯得土味十足,放在城市中彆有一番風味。
但就是不知道住在裡麵的人又會有何感想。
高茂在42號附近遊蕩,他不僅僅關注42號這棟小樓,周圍活動的人也都在他的視線之內。
通過對來來往往不同的人的觀察,判斷其行跡是否可疑,萬一抓到某個倒黴蛋呢?
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高茂發現42號那棟樓的門從裡麵被打開,一個五十來歲的男子走了出來。
如果說“麵由心生”是真理的話,那這個人鐵定是一個貪財吝嗇之人。
當然,高茂判斷一個人是否可疑,不可能以長相為依據——大街上看起來猥瑣的人多了去了。
這人的長相與程所發給他的嫌疑人照片一模一樣。
“LV2盯梢+1(8/100)。”
係統認證,肯定是沒錯的。
……
黎樂文今天有些心神不寧。
倒不是說他有什麼神奇的第六感,而是在今天上午,他沒事刷某音小視頻的時候看到了雲錦彆苑售樓部被盜的事情。
那畫麵,他看了都忍不住咬後槽牙。
他現在都想不通自己那會兒為什麼那麼狠,為了掏出幾根鋼筋,竟然連服務台都砸了。
也就多賣了十幾塊錢。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板竟然報了警,而且欒城縣公安局官方賬號還在下麵留了言,說欒城警方會集中力量儘快破案。
所以,他慌了。
一上午他都沒敢出門,想聯係之前一起搞事的夥計,又擔心自己手機是不是被監聽了——電視裡演的警察能監聽通話。
就這樣憋到下午,他實在受不了這種煎熬,決定出門去找那幾個夥計麵談。
至少,得拿個章程出來,萬一警察查到他們某個人頭上,總得提前把口供對好不是?
他們在作案之前,根本沒想過警察能查到自己頭上。
在動手之前他們觀察過那售樓部幾個月了,就沒見那地方開過門,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那裡被盜。
等過上一段時間,就算有人報了警,監控什麼的肯定都沒了,警察還怎麼查?
事情的發展也確實與他們預想的一致,一個多月過去了都沒動靜,他們似乎也沒必要擔心了。
然而,真當事情曝光出來後,他才發現擔心這種東西並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
他不僅擔心,而且還害怕。
走出門,他看了一眼四周,總感覺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甚至好像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
黎樂文將頭一埋,鑽進了人流中。
走了幾十米遠,他回頭看了一眼,沒看到有什麼可疑的人,或者說他覺得每個人都可疑……
但怎麼可能每個人都可疑呢?他又不是鑽進了警察局。
疑心就這樣消除了,黎樂文轉身走到一棟小木樓前,順手推開門,直接就鑽了進去。
十多米外,高茂愣了愣神。
從剛才黎樂文出門時的表情,高茂就看出他正心神不寧。
如果不出意外,他應該已經知道雲錦彆苑售樓部被盜之事已經有人報了警。
畢竟李洵在網上發的那視頻現在老火了,燒的縣裡的領導如坐針氈。
這種情況下黎樂文出門最可能做的事情就是與同夥見麵。
但他是真沒想到,黎樂文要找的人就在幾十米外的另一棟房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