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新加入聯合騎士領的開發區,經過一年的開發,耕地麵積擴張了三成,道路、水庫、水渠體係有了雛形。
那些被封鎖在山區的野民,也開始顯露於帝國人的視野。
但更主要的是山麓地帶的林業資源和礦產資源。
在巴克山脈的北麓地帶,狗頭人嗅探者在這裡發現了大大小小七八座適宜開采的礦脈。
另外那些小領主們早就發現、卻沒有開采能力的礦脈,也被河灣一一開發。
礦業的興盛同樣建立在食物的充足之上,就好比之前霍伯特家族的鉛礦,除了礦工領民,也就抓捕、購買了上百礦奴挖礦。
這已經是霍伯特家族能夠投入的極限,再多就影響他們的農業生產。
但是加入聯合騎士領後,河灣礦業團隊入駐,礦場勞動力翻了一倍,產能卻翻了五倍。
同時霍伯特家族不需要再負擔領地的兵甲支出,隻在自己的家族養了幾十個私兵用於自衛。
一番開源節流,一年之內,霍伯特家族的財富就明顯增長,家庭成員一下子闊氣起來。
區區一個地方方旗家族,都開始穿金戴銀,也不用鉛器了,用上了更加高檔的銅器。
西南的佩圖霍夫家族也是一樣,乾脆的將兵權交給河灣,專注於自留產業的開發,家族實力也水漲船高。
隻有東北的伊森庫洛夫依然沒有動靜,家主阿諾德在與裡戈拉夫和魯道夫的私下會晤裡,嘲諷兩位家主目光短淺。
失去了領地的自治權和征兵權,就變成了待宰羔羊,隻能任人拿捏。
積累再多的錢財有什麼用?一旦關係破裂,積蓄就變成了彆人的蛋糕。
裡奧也沒去管他,他要的是有效控製區,而不是一味的圈地,現在的河灣領主府團隊,有效控製三地已經有些吃力,完全不必去貪東北部的地盤。
而且阿諾德除了不願意帶親附角旗們交出兵權,加入到聯合騎士領,其他方麵都乖巧的不行。
往年每年他都會和前任城主塔裡克討價還價,要求降低當年的賦稅,現在輪到裡奧當宗主,每年該交稅就交稅、該服役就服役,一點都不含糊。
伊森波爾的東北是原本土地開發程度最高的地區,人口也最為密集,阿諾德為了不和河灣產生矛盾,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和勞力,放在北境傳統價值觀裡,誰都要讚一聲忠義無雙,挑不出半點毛病。
這一次出征,在權力被架空、名存實亡的領主大會上,阿諾德也再次請纓,願意繼續為裡奧的副手。
但這一次,裡奧不打算再帶雜兵上場,於是任命他為輔兵軍團的軍團長,負責主力軍團的後勤補給任務。
裡奧的出征,沒有在圈子裡過於遮掩,很快就連西境的阿日娜彌射也得到消息。
這個時候,她正在跟隨自己的父親史喇突·塔爾罕,圍攻西境草原四部之一的月種部主城。
僅僅一年時間,原本實力和塔爾罕部相仿的月種部,就已經連敗三場,主力儘潰,分城全丟,主城也被大軍圍住。
還在監督攻城的阿日娜彌射,收到了弟弟月哥察兒的信,於是放下手中戰事,千裡迢迢趕到河灣,請求參與這次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