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趙剛又說出來一直以來的難題,“老李,設備上有小徐,現在我們又有了這麼多的各種物資”
“唯一製約我們生產建設擴大規模和產量的問題,就是人才!”
“尤其是高技術性的人才!”
“方方麵麵都缺,不管是管理上,還是技術上,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單靠老唐和小何他們,實在是杯水車薪!”
李雲龍認同的點點頭,這年頭,哪裡都缺人才,“老趙,旅長已經向上級申請過了,估計過不了多久,總部那邊應該會從其他部門調撥一些人手來幫你”
李雲龍可沒忘了自己跟旅長的交易,用騎兵營大部分馬匹裝備來換人,讓旅長多換幾個技術人員應該沒問題。
說完了生產建設上的事,李雲龍也跟趙剛說起了他準備擴建第七團的事。
“你覺得怎麼樣?老趙”
凝神聽完李雲龍關於隊伍擴建的想法和打算,趙剛沒有過多的異議,便同意了李雲龍的這個想法。
“不過,老李,武器裝備有小徐在,是不成問題的,糧食上的問題,我們也能想辦法解決!”
“但是這麼多兵源,短時間內可不容易召齊啊!”
按照李雲龍的想法,他們需要一次性擴招三千多人,連年的戰爭下,想要在太嶽山區域附近招到這麼多人,短時間內可不好辦。
他們總不能跑到縣城附近,小鬼子眼皮底下去招兵。
李雲龍撓了撓腦袋,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想了一會,便煩煩氣氣的擺了擺手。
“算了,還是用老辦法,一步一步來吧,能招多少就先招多少!”
所謂的老辦法,就是隊伍在回白碗峪的路上,多經過幾個村鎮,順道進行招兵,一邊行軍一邊招。
然後,等回到白碗峪後,除了在白碗峪附近招兵外,李雲龍還打算讓張大彪他們幾人,分散到其他地區去招兵去。
主打一個廣撒網,能撈多少是多少。
但令李雲龍和趙剛沒想到的是,他們在路上進行招兵時,情況出乎意料的順利。
原本以為一個村子能招到十個八個的,回到白碗峪前,能招到兩三百人就不錯了。
第一個村子就給他們一個驚喜,居然一次性招到了三十四個合格的兵員。
趙剛細問之下才知道,這些人大部分都來自附近十裡八鄉,都是在聽聞了這裡有八路軍招兵後,跑到這邊來的。
李雲龍驚奇的看著招兵處這裡,這些還在不斷前來報名參軍的人。
“哈哈,老趙,你說是不是因為咱們打下縣城的消息在附近傳開了,所以大家夥才都來加入咱們八路軍了?!”
趙剛讚同的點了點頭,而且還略有猜測的看了看李雲龍那張老成的大臉。
“十分有可能!”
甚至說不定不少人都是衝著李雲龍來的,畢竟他們在榆次縣城的時候,知道他們部隊番號的可沒有多少人,但知道他李雲龍名號的可不少。
因為始終有前來報名參軍的人,李雲龍便讓隊伍在這裡休整了兩天,等到兩天後從這個村莊出發的時候,已經招到了將近一百八十多人。
照這情形看,等他們回到白碗峪的時候,少說能招到千八百合格的兵員啊。
果不其然,等李雲龍他們帶隊來到第二處村莊進行招兵時,前來報名參軍的人數依舊十分可觀。
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招,在跨過白晉鐵路後,李雲龍他們已經招收了不下五百多人。
在經過一座村鎮時,從一名前來報名參軍的青年學生手裡得到了幾份報紙,李雲龍和趙剛這才知道了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