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六旅的新一團和25團,以及三五九旅的新編第八團和12團,隻得在小鬼子圍上來之前進行了撤離。
此時,小鬼子各師團距離來源鎮已經隻有三十多公裡了。
以現在小鬼子的行軍速度,估計再有一天的時間,就能趕到來源鎮。
於此同時,經過三道防線的阻攔,李雲龍帶領著第七旅已經順利的趕到了來源鎮。
此時來源鎮北側,提前一步轉移到這裡的後勤部隊,已經將整個陣地修築的差不多了。
隻是略做休整後,李雲龍就開始布置防禦陣地,而各團在進入各自的防禦陣地後,也開始繼續加固調整各處防禦工事。
來源鎮防禦布置一共有三道,鎮外北側有兩道。
到了來源鎮,地形走勢就已經變的很狹窄起來。
東西兩側的山嶺之間,平坦開闊的地域隻有四五公裡的寬度。
一條長源河從當中流過,河邊便是白晉線的鐵路。
在來源鎮北側,東西兩側的山嶺上各有一處極為關鍵的高地。
分彆是東側的東山頭,以及西側的集林坪。
這兩處高地誰占據誰就擁有極大的優勢,即可以成犄角之勢,利用火力將整個穀地封鎖。
也可以對來源鎮形成直接威脅,是小鬼子必爭之地。
李雲龍將31團和33團分彆安排在兩處高地上,再配合著穀地中32團的戰壕體係,就是第一道防線了。
而第二道防線就是34團圍繞著跨河鐵路橋建立的防禦陣地了。
而最後的第三道防線就是來源鎮本身了,鎮裡的居民已經全部轉移,經過李雲龍和趙剛以及邢誌國的一番布置,來源鎮裡各處密布防禦工事。
來源鎮已經成為了一座堡壘,巷戰就是最後的手段。
當然,一旦進入巷戰,也就是代表著戰鬥情勢已經極為惡劣。
而裝甲坦克營就是來源鎮的最後一道保險,一旦來源鎮即將被破,孫德勝便會下令坦克營發起衝鋒,將小鬼子的部隊全部衝散,為第七旅重整陣線爭取時間。
而炮團則被安置在了來源鎮南側的開元村外,那邊位於一道山坎之後,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被小鬼子炮火命中的幾率。
而為了應對小鬼子的飛機,各團重武器支援連的博福斯四十毫米雙聯裝高射炮也被集中起來。
根據李雲龍的推算,他們第七旅至少需要在來源鎮堅守兩天的時間,來為其他各部爭取時間。
也就是說,最少兩天後,飛虎營才能主動出擊,對小鬼子的所有飛行中隊以及機場發起空襲。
而就在李雲龍的第七旅在來源鎮緊鑼密鼓的布防時。
總部這邊也一直關注著全局,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都被小鬼子衝破,但同時也給小鬼子帶來了近五千人的傷亡。
而且由於一直處於行軍和戰鬥的狀態,小鬼子各師團和旅團的精神狀況也處於下滑中。
更不要說除了獨立混成第九旅團和兩個火炮聯隊外,其他師團和旅團的彈藥物資也都消耗了不少。
“估計通過第三道防線,小鬼子還能再被消耗一波”
副參謀長看著手中的報告,眉頭有些微皺,隨後看向副總指揮,“但是…我們也要小心警惕一些”
“根據報告上所說,小鬼子在第二道防線那裡停留了不短的時間,而且明顯有了一定的防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