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朝會上,兵部侍郎毫無征兆的彈劾大將軍齊胤三大罪狀。
一:擁兵自重,擅自出兵,目無朝堂。
二:抗拒上令,克扣軍餉,造成軍心不穩。
三:勾連羯羅,圖謀大位。
頓時引發了諸公議論。
同樣的各禦史也上書彈劾大將軍齊胤,罪名諸多,便不一一列舉。
罪名不同,但是他們所要求的卻極為相似。勒令齊胤回京述職,交出兵權。
景順帝虛托下顎,目光冷冷的看著朝堂下亂糟糟的諸公。
齊胤乃是景順帝登基之後親手提拔的邊關大將,其能力衷心自然毋庸置疑。今日這些彈劾之人,並非是要將大將軍如何,其目的在於攻訐皇帝!
片刻後,清脆的鞭聲響起,內監尖著嗓子喊:“肅靜!”
這才讓朝會得以恢複平靜。
景順帝冷聲問道:“宋愛卿,你認為該如何處置大將軍?”
宋遠芳躬身出列,“老臣不知。”
“劉愛卿,若大將軍回京述職,邊關可有合適人選暫代?”
景順帝又問。
兵部侍郎冷汗直冒,朝堂上無數目光彙聚在他的身上。他嘴唇囁喏,咬牙高喊:“雖千萬人吾往矣!”
景順帝眉頭皺的更厲害了。
……
六十騎隱藏在一處戈壁上,李素狠狠地咬著手裡的大餅。
下邊是一處處羯羅營寨,裡邊人影纘動,飯食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過了一會,幾個探子回來了。
“齊將軍,這一處有羯羅兵卒兩千餘人,糧食若乾,戰馬一千五百餘。”
齊州平叼著大餅,手裡拿著一張地圖在上邊寫寫畫畫。
片刻後,六十騎再度朝著羯羅深處出發。
路上,李素艱難的下馬,然後將手裡的一根紅綢隱蔽的紮在一棵枯樹的根部。不遠處便是蜿蜒嶙峋的戈壁。
做完之後,他才騎上戰馬,揮動馬鞭很快追上了大部隊。
上一次的困境讓他曆曆在目。
戈壁中沒有辨認方向的東西或者坐標,一切都要靠經驗來判斷,可是他又不熟悉這裡的情況。所以隻能采用做路標這種最為原始的方法規避未來的風險。
一天的時間,他們已經探查了七個羯羅營寨。其中大多人數都在兩千左右,最多的則是有五千之眾。這還隻是地圖上所標出的一些營寨。
路上碰到的不知名營寨多如牛毛,多則幾百人,少則數十人,林林總總已經發現了兩三萬的羯羅兵卒。
好在一路上他們足夠小心,也沒有被這些羯羅人發現。
一天之後,他們來到了一處山穀。
山穀周圍駐紮著數不清的營帳,影影綽綽的人影讓人很難數清楚裡邊到底有多少人。
而齊州平等人也不敢太過靠近,畢竟此刻他們已經深入了羯羅腹地,稍有不慎便會被包了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