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關也破了嗎?”朝歌城中,帝辛聽著三山關之戰的細節,神色複雜。
火雲洞,至今沒有給他回應。
媧皇也將自己山河社稷圖賜給了西岐。
顯然,無論是火雲洞還是媧皇,在這一場有關於人王的角逐當中,都選擇了西岐那一方。
此時,西岐的大軍,已經是在籌備渡河之舉。
“朝歌的大軍,而今整備得如何了?”帝辛問道。
“回父王。”殷郊低下頭,“據父王的命令,潼關,臨潼關,穿雲關,界牌關和汜水關五關的守將,都已經帶著兵馬回聚於潼關。”
“朝歌的大軍,也都已經到了潼關集結。”
“就等著父王了。”
孟津渡,五關,以及朝歌,三者之間,便直接連成了一條線。
隻要西岐大軍渡過黃河,再破了五關,便能直入朝歌。
而在接連三場大敗過後,帝辛已經是對西岐一方的實力有了充足的認識。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是以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準備繼續讓人上去添油了。
而是打算將所有的兵馬都集結於潼關,效仿當年軒轅黃帝和蚩尤戰於阪泉一般,在潼關,和姬發來一場真正的,屬於人王之戰的角逐。
這一戰若勝,那麼朝歌的大軍便順勢而出,過五關,踏黃河,席卷天下,順便,將那些搖擺不定,和西岐勾三搭四的諸侯齊齊蕩平,將殷商的內憂外患,徹底抹平,如此,鼎定江山,登臨人皇,於西岐的祖地岐山,代天封神,兵鋒直指天庭。
若是敗——“怎麼可能失敗!”帝辛低聲的道。
就算是接連大敗三場,殷商損兵折將,可殷商的實力,也依舊是在姬周之上。
至於說折損的士氣,帝辛毫不懷疑,隻要自己出現在了戰場上,那麼些許折損的士氣,頃刻之間便能重新抬升起來。
不過在去往潼關之前,他還有一件事要做。
“聽聞,天庭的掌刑官,也就是那義龍君,已經很久不曾斬殺那些犯了死戒的孽仙邪神了嗎?”
“正是如此。”一個官吏上前,“自從其去了西岐過後,天地之間的各處死獄之內,那些仙神,便再無被處決的。”
“是嗎?”帝辛冷笑著。
自從姬昌豎起過後,再到現在,他也察覺到了一些有關於西岐的,很有趣的事——人王令之下,那些以人族為血食,以人族為血祭的仙神,都被捉拿進了各處的司獄。
可在姬昌豎旗過後,一直到姬發以武之名接掌人王之位,西岐都不曾出過任何一道人王令,更不曾封駁他先前所發的,那針對仙神的人王令!
所以到現在為止,那些被鎖在死獄當中的仙神,也依舊是被鎖在死獄當中。
“姬昌,孤王的舉措,其實你也是讚成的,對麼?”
“既然如此,無論勝敗,孤王都替你除了這隱患又如何?”
“西岐不發人王令,他們都樂見其成——他們所等待的,無非就是我大商覆滅,等著改朝換代,法度自然變幻,諸多孽仙邪神,都是有罪化作無罪。”
“孤王,偏不給你們這個機會!”
帝辛站起身來,火光跳動之間,那高大的影子,幾乎是要將整個宮殿都給徹底的覆蓋起來一般。
“傳人王令!”
“令,各處的神祇,將那些死罪之仙神,儘數押解往朝歌。”
“十天之內,孤王要讓所有的孽仙邪神,都出現在朝歌!”
“有推拒者,有拖延者,以同罪論處。”
“再發人王令,傳告天下,就說孤王,已經收天地之罪仙孽神至於朝歌,請掌刑官義龍君入了朝歌決死獄。”
“孤王倒要看看,這位義龍君,是要義,還是要命!”幽幽的火光當中,帝辛的神色明滅不定——宮殿當中,無論是他的兒子殷郊,還是彆的大臣,都沒有任何一人能窺視到其內心當中真實的想法。
若按照他們原本的想法,那些戴罪的仙神,不應該是等著戰後再行處理才是。
如此,武王就算是勝了,那些仙神,也會是他天大的麻煩。
武王若是處理那些仙神,則失天眷,失去那些仙神的照拂。
若不處理那些仙神,則失人心,江山不穩。
可為什麼,帝辛要在這個時候將這些仙神給處理掉?
“陛下對這一戰,竟有如此的信心嗎?”這些臣子們,儘皆感慨,然後低下頭,匆匆退出王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