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在敖丙踏進寧城的刹那,寧城當中,欽天監的監正,便通過那人道之氣的流轉,察覺到了敖丙的到來。
“哪一個道統的仙人,如此沒有規矩。”這監守彈了彈自己頜下長須,然後便起身來。
修行者和凡人,終究是有所區彆的。
而修行者為求敕封而大舉進入凡間,自然也會和凡人產生諸多的摩擦。
為了便於管理,欽天監便隨之而起——其職權,便是掌管祭祀之事,管束那些踏進凡間的修行者,考核其功勳等等……
諸侯王在敕封那些修行者業位的時候,便往往是以欽天監的記錄為依據。
是以,在每一個諸侯國當中,欽天監的存在,也算是炙手可熱,大權在握。
而按照人間的規矩,每一位仙神要進入人族城池,尤其是一個諸侯國的王城的時候,是必須要向欽天監報備,核查過了來曆過後,才能進入王城的。
如同敖丙這樣,直接大刺刺的踏進王城的仙人,欽天監監正何秋,已經很久都不曾見過了。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誰擅入王城,非得給你個教訓不可!”何秋暗自想著,心頭的焦躁,一下子就化作火熱的怒氣。
雖然說受限於功行,受限於見識,這寧川河生出變故都已經上千年,其周遭的仙神,也絲毫不曾察覺到寧川河的變局。
可從另一個層麵上,寧城的有識之士,已經是察覺到了寧川河周遭,因為寧川河生變而引發的,一係列的其他的影響。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比如說,城中的婦人產子的時候,畸形兒的數量,越來越多——盤古大天地當中,對於所謂的畸形兒,對於天生的長角,生尾,甚至於多臂等等的情況,是沒有歧視的。
甚至對於這種情況,大家心裡麵還有些期待的——因為這是天生異象,代表著自家的孩子,在某一種方麵,會有更加傑出的天賦。
而那些仙神們想要收徒傳承道統的時候,也會更加的傾向於這種天生異象的孩子。
但天生異象的前提是,這些孩子們的脾氣,他們的道德觀,都能和盤古大天地相契合。
他們能‘被教化’。
最早的天生異象者誕生之時,而且是頻頻誕生的時候,寧城之人,可以說是歡欣鼓舞,將這當做了他們寧國受到天眷的證明。
但沒多久,當這些天生異象者顯露出了他們天生的惡,弑父,殺母,虐幼……更甚至於,在繈褓當中,都開始傷害自己母親,而那些修行者們無論如何,都難以教化這些天生異象者的過後。
這上天的眷顧,便是化作了上天的詛咒。
天生異象者,也隨之化作了純粹的畸形兒。
千餘年來,每當有畸形兒誕生,都會被直接的溺死。
千年以來,被溺死的畸形兒數量,龐大到甚至於都有仙神因為那些畸形兒而心生憐憫。
覺得因為過往那些畸形兒所做下的孽,就將這些才誕生的新生兒直接溺死的舉動,太過於的殘忍!
隨著時間的推移,寧城當中,甚至於整個寧國當中所誕生的畸形兒,已經是越來越多。
而每次處理這些畸形兒的動靜,也越發的難以掩蓋——甚至,還有一些試圖用這些畸形兒修行惡法的修行者,也都是在這寧城當中蟄伏下來。
那些畸形兒,都幾乎是要化作一條產業鏈一般。
整個寧城,甚至於寧國的風氣,都因為這越來越多的天生邪惡的畸形兒有了崩塌的趨勢。
為了避免和減少那些畸形兒的誕生,寧國的官吏貴族,以及那些修行者們,也都想過了很多的辦法。
但沒有任何一個法子能起到效果。
一直到多年之前,有一位仙神提出一個猜測——寧城那越來越多的畸形兒,是否是因為水源,也就是那寧川河出了問題?
在這個猜測過後,一眾仙神們,也對寧川河進行了勘察。
無有異常。
不過,有著這個猜測在,寧國的王室,也還是放棄了引用這來自於寧川河的水源,而是直接請來了修行者,讓這些修行者以術法從天地之間采集水汽,然後化作飲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