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鳳敲啊姐呢?”王三女鄒杏英的聲音如同春天的微風,輕輕拂過稻田,在空氣中跳躍。
“她在家帶弟弟呢,還要照顧小妹蘇英。”穀國的聲音像清脆的鳥鳴,在空氣中回蕩。穀國非常疼愛小妹妹蘇英,平時常常和老姐老鳳敲一起照顧蘇英,還經常逗小妹妹玩呢……
才7歲的老鳳敲,既要帶弟弟妹妹,又要幫爸爸媽媽乾活,稍有差池便會遭到爺爺的打罵。隻因為前年他哥哥被醫生打針打死了,爺爺就將一切罪責都歸咎於老鳳敲,還常常敲打他,“老鳳敲”這個綽號便由此而來。
毛兔的綽號是薑論標的爸爸薑經順取的。因為鄒水根建新屋時,他和鄒水根一起做木工,兩人玩得很好,薑經順就常開他玩笑,說他長得像長毛兔,“毛兔”這個綽號就這麼叫開了。
至於王山女這個綽號的由來,是因為家裡每逢春節大家圍在一起聽大姑父講故事,講的是王三女拜壽,而杏英恰好排行老三,又愛哭鼻子,所以姑父就給她取了這個綽號。
“穀國,你們去哪兒啊?彆跑遠了,待會兒就要吃晚飯了。”鄒小紅的聲音如同黃鸝鳥一般,清脆悅耳,喊著穀國,因為她特彆喜歡這個小侄子,常常逗穀國開心。
穀國微笑著回答道:“小姑,我們就在稻田邊玩呢!”
方秀琴提議道:“穀國哥,我們玩老鷹抓小雞好不好?”
穀國說:“好啊,這個好玩!”
毛兔說:“誰當老鷹啊?”
穀國說:“那就讓王三女當雞媽媽,我來當老鷹吧!”
鄒杏英說:“你們都抓好後麵的衣服啊,可彆讓老鷹抓住了。”
穀國說:“你們站好了沒?我要開始啦!”
鄒杏英站在最前麵當雞媽媽,後麵是毛兔,最後是秀琴。
穀國口中發出類似於老鷹的鳴叫:"瓜瓜"
隻見穀國模仿著老鷹捉小雞的樣子,不斷地撲騰著雙手,張牙舞爪的,活像一隻真的老鷹,伴隨著陣陣嘶吼聲,他的身影如同餓虎撲食般撲向了小雞們。而那秀琴雖然年紀尚小,但卻十分機靈聰慧,如同幽靈一般飄忽不定。穀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滿頭大汗,卻始終無法抓住她哪怕一次。
鄒杏英這個扮演母雞角色的可謂儘職儘責,保護小雞崽兒的本事堪稱一流。無論穀國怎樣折騰,都沒辦法捉到一隻小雞。
眼看著自己心愛的哥哥怎麼也抓不住自己,秀琴心中焦急萬分,心想若是能被哥哥捉住該有多好啊!然而就在這時,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之間,秀琴終於還是被穀國給逮住了。
"哥哥耍賴,人家跑得好累呀,所以才會被你抓到嘛",秀琴嬌嗔地叫嚷道,"討厭的哥哥…"
此時,一旁的老南瓜鄒國英扯著嗓子高聲呼喊:"七(吃)晚飯啦…"
由於叔叔鄒水根家庭條件較為優渥,因此第一頓飯自然就安排在他家享用了。
鄒水金兄弟姐妹眾多,他們所在的家族可謂人丁興旺,兩張八仙桌合在一起,場麵好不熱鬨,猶如一場盛大的宴會。
鄒國英幫著父親鄒水根將菜端上桌,鄒水根則熱情地接待妹妹、妹夫入座。正在這時,河譚姑父顯貴也趕到了。
“啊姐,姐夫快裡邊坐,正好上桌!”鄒水根迎上去喊道。
“水根新年好,大家新年好啊!”河塘姑父顯貴禮貌地向大家拜年。
上方中間的正位坐著爺爺奶奶,二老猶如家族的定海神針,穩如泰山,是整個家族的主心骨。
河塘姑父和姑媽彩雲端坐兩邊,猶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幸福的光芒。
再看兩側,左麵是方加炎姑父和付正元舅舅,付正元身材高挑,足有一米七五,英俊帥氣,猶如一棵挺拔的青鬆,引人注目。
鄒月紅是鄒水金的妹妹,她和付正元新婚燕爾,二人乃表親聯姻,所以鄒穀國稱呼付正元為娘舅,稱呼鄒月紅為姑媽,稱謂有所區彆。當然,毛兔還是叫他們姑父、姑媽。
而右側則是鄒水金和鄒水山落座,下方是小孩子們的座位,穀國、毛兔、秀琴、偉民等幾個孩子坐在那裡,宛如一群可愛的小精靈,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鄒翠紅、鄒月紅、鄒小紅、付根鵝、老南瓜鄒國英、王三女鄒杏英,則站在桌子四周,宛如眾星捧月,圍繞著爺爺奶奶。老虎魔鄒華英帶著小妹鄒利英,蹲在旁邊喂妹妹喝牛奶,宛如一個貼心的小天使,溫暖著整個家族。
鄒水根忙著招呼大家:“大家多吃點,姐夫、彩雲姐彆客氣,夾菜吃!月紅、正元,手伸得長一點!”
方素月還在廚房裡忙碌著,客家人有著獨特的習俗,家庭主婦通常不上桌吃飯,等大家吃完後,她們才會隨意吃點,然後繼續打理家務。
付曬花在家中親自做了幾道菜,她向來不喜歡去彆人家吃飯,因為她為人謹慎,不願給彆人添麻煩。鄒鳳英自然也是在自己家裡陪著媽媽一起用餐。
在這個家庭中,最不受鄒森田他待見的就是媽媽付曬花和姐姐老鳳敲鄒鳳英了。至於“老虎魔華英”,則是因為嬸嬸方素月生下第三胎仍是女兒,再加上她自幼身體欠佳,所以爺爺認為嬸嬸沒有兒子是被姐姐華英克的,還常罵她是“老虎魔”,說弟弟都是被她吃掉的,“老虎魔”這個綽號也因此而來。
鄒森田重男輕女思想極為嚴重,正因如此,穀國的哥哥穀銀從小就由爺爺和奶奶帶著,付曬花想抱一下兒子,鄒森田都不讓兒媳婦抱孫子,隻因為他嫌棄兒媳婦付曬花。
自從穀銀因打針意外去世後,爺爺就更加厭惡鄒風英和鄒華英這兩個孫女了。甚至到了讀書的年齡,也不讓她倆去上學,從那時起,鄒華英就開始與牛為伴,成為了一個放牛娃……
晚飯後,大家開始閒聊起來。
“你看根鵝的肚子,又大又尖,肯定會生兒子。”
“我也這麼覺得……”
“穀國,過來。”河塘姑父喊道,他很喜歡穀國這個小子。“水根啊,你瞧瞧,自從穀銀離開後,為了討個好彩頭,咱們還是彆再沿用‘穀’字作為輩分排序啦。而且如今國家正在全力建設嶄新的中國,依我之見,要不替毛兔還有穀國想兩個能呼應國家號召的名字咋樣?”
“姐夫這主意真棒!那您覺得起啥名比較合適呢?”
“嗯……既然是在建設新中國嘛,我覺著名字裡帶個‘建’字挺應景的哈~”
“確實如此,穀國……乾脆把他原來的名字稍加改動,變成‘建’字開頭,就叫‘建國’怎麼樣?”鄒水根興致勃勃地提議著。
“嘿!這名字真不賴,寓意著建設新中國,就這麼定了,就叫‘建國’吧!”河塘姑父滿口答應道。
“毛兔,文質彬彬的,按照字輩取個文字,國家建設需要文化,等他長大了,也能成為一個有文化的人,為國家做貢獻。”鄒水根提議道。
“好極了,就叫建文,建國!”大家都深表讚同。
“水金的二兒子取個什麼名字好呢?你們都想想。”爺爺森田公囑咐兒子和女婿們,讓大家想個好名字。
“現在建國、建文都有了,他們將來都要為國家奉獻力量,為國為民,我看就叫為民吧。”這時,姑父方家炎說道。
“為民不錯,不過這個為字得換換,總不能都是為彆人服務,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人民,我看就用偉大的偉。”鄒水根解釋道。
“改得好,偉民!”河塘姑父顯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