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出身弘農楊氏,是與汝南袁氏一般的累世公卿的名門大族。
交集非常的廣泛。
他的父親楊賜,與文饒公同殿為臣,交集很多多。
他與劉鬆之間,自然也是有著交集在的。
因此上,這一次前往宗正寺見劉鬆,說這個事情,並讓李鬆進行配合,就由他來出馬了。
劉鬆的父親劉寬,乃是靈帝的老師,東漢末年的名臣,漢室宗親,海內長者一般的人物,對於大漢忠心耿耿。
他的兒子雖然比不上他,但在如今的這個時候,論起對漢朝的忠心,還是非常可以的。
在聽楊彪說了一些事情的緣由之後,立刻就開始調集人手,開始翻看中山靖王那邊的卷宗。
結果並沒有太出楊彪與荀爽等人的預料,並沒有在卷宗之上,找到劉成這個中山靖王後代的記錄。
“中山靖王距離現在太過於遙遠,而且子嗣又極為興旺,在卷宗之中找不到記錄,也實屬正常。”
楊彪對劉鬆這樣說道。
聽到楊彪這樣說,劉鬆一時間都有些急了:“可是在卷宗之上,找不到的話,文先兄等人所想要做的事情,不就做不成了嗎?豈不是白白坐視董卓獲此良將?”
楊彪笑笑:“倒也不是沒有彆的方法……”
說完看著劉鬆。
“什麼辦法?”
劉鬆一時間沒有理解楊彪的意思,心中著急之下,連忙出聲詢問。
楊彪心中暗暗歎口氣,文饒公那樣的人物,兒子卻反應這般遲鈍,實在是有些令人歎惋。
“兄為宗正卿,自有考察宗室,查漏補缺的職責。
現在發現這樣一個宗室之人,未被記錄在案,自然是要將其給補錄在卷宗之上。”
楊彪不愧是名族出身,混跡朝堂多年的人物,徇私舞弊的事情,居然也能讓他說的這樣的好聽,這樣充滿正氣與職責所在。
被楊彪這樣一提點,劉鬆頓時就頓悟了。
“我這就將這個宗室之人給寫上去!”
說完這句話之後,又有些猶豫,望向楊彪道:“這…這樣似乎有些不太好吧?”
楊彪遙遙頭道:“沒有什麼不好的,非常時期,就隻能使用非常的手段,這人確實姓劉,而且還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將其補錄宗卷,並沒有什麼不妥。
而且,不過是稍稍的寫上一些字罷了,就能夠產生這樣多的有利效果,又有何不可?”
劉成被楊彪說服,拿出筆,準備在中山靖王之後的卷宗上寫,卻忽然想起一事,又停下筆問道:“不知道要將這個劉成,給安排一個什麼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