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我回來了!”
李治翻身下馬,快步走上台階,發現殿門緊閉,門口站著自己的四個兒子和一票宮女。
四位皇子一見李治回來,紛紛跪下請安:“兒臣拜見父皇!”
“你們怎麼都在這裡?”李治隨口一問。
“稟父皇,兒臣得知母後誕下公主妹妹,喜不自勝,與弟弟們前來問安!”皇太子李弘恭敬地答道。
“那成,你們先在外麵候著!”
李治說完,親自推開大門,一進到殿內又立馬關上殿門,生怕漏一點冷風進去。
“婢臣見過陛下!”崔待詔見李治進屋,趕緊上前行禮。
李治擺了擺手,徑直往內屋走去。
“媚娘!媚娘!”
急促的聲音由遠而近,李治進到內臥,掀開床幔,正見到躺在榻上的武後母女。
倆口子剛一個照麵,武則天想也不想,隨手抓起一個柔軟的墊枕,朝著李治就扔了過去,嘴裡不依不饒道:
“你這狠心的人,還知道回來!”
武則天這話裡的意思,看似責怪,實則是在邀寵。
原本是她自己不讓人通知李治,現在卻埋怨李治不關心她,把自己放在弱勢一方,讓李治覺得虧欠於她。
果然,李治笑嗬嗬地賠罪道:
“是是是,都是朕的錯,朕也是出城後才獲悉你今日臨盆,要是一早知曉,朕肯定哪兒都不去!”
武則天哼了一聲,很知趣的適可而止,在李治的注視下,輕輕掀開被褥,對小公主柔聲說道:
“娘的好女兒,快看看,你阿耶回來了!”
說話間,李治已經迫不及待地伸手抱起小公主。
“來,阿揶抱抱!”
“你小心點,若是弄哭了,我饒不了你!”武則天見他毛手毛腳,神色很是緊張。
“嘿嘿,我省得,我省得!”
李令月瞪著大眼睛,打量這個穿著龍袍,留著山羊胡的男人,內心已經在瘋狂的吐槽:
我去,果真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耙耳朵”皇帝,老爹啊,如果你能硬上三分,將來你媳婦也不至於殺子奪位,還給你戴好多綠帽!
唐高宗李治,後世很多人說他是個被妻管嚴的無能皇帝。
其實並不是那樣,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按照大唐“傳嫡傳長”的傳位製度,他是無論如何都當不了皇帝的。
可他最後硬是從李世民手中繼承大統,除了他舅舅長孫無忌的幫忙,他自身也是相當腹黑。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他能在所有人反對之下,把他老子的女人運作成自己的太子妃,這就是手段。
而且繼位後,暗中支持武則天搞宮鬥,通過廢後來打擊以他舅舅為首的關隴世家,從而毫不留情的將這些扶他上位的權貴清除出權力的核心,這也才是真實的他。
就在武則天生下太平的前一年,他還想過廢掉皇後,隻不過事情敗露後,才甩鍋給了起草廢後詔書的上官儀。
李治可不知道小公主正在腹誹他,見她呆萌地看著自己,然後擠眉弄眼地對女兒做起了鬼臉,哪還有點皇帝的樣子。
抱了許久,李治才輕輕地將小公主放回武則天懷裡,他自己坐在床邊,一邊逗弄著小公主,一邊對武後說道:
“媚娘,給咱女兒取個乳名吧,這樣好生養!”
“孩子才剛生,乾嘛這麼早取名字?”
武則天話一出口,便立刻意識到,夫君應該是在擔心小公主步了大女兒的後塵,想到此處,沒來由得鼻子一酸,彆過臉去,幽幽地說道:
“你這當阿耶的,自己取了就好,問我作甚?”
李治打趣地笑道:“我若是像百姓家那樣,取一些貓兒狗兒的畜名,你又該惱我了!”
武則天沒接話,沉默一會兒,轉過頭對李治道:
“就叫她……李令月吧!”
“李令月?”李治嘴裡念道著這個名字,有些不解。
武後懷裡的李令月聽到這個名字時,卻是很吃驚。
果然!老天爺沒跟我開玩笑,我李令月還真就成了太平公主李令月。
正想著,就聽見李治問道:“媚娘,朕不解的是,為何要用‘令月’二字?”
不止李治好奇,小令月比他更想知道這個名字的寓意。
“你笨啊!”武則天嗔了李治一眼,有些傲嬌地說道:
“當然是‘朝令山河,日月同輝’的意思,我武媚娘的女兒,自是得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原來如此,不愧是才貌雙全的武才人,李令月好一通感慨:怪不得武則天後來也給自己改了名字叫“武曌”,曌的意思是:日月當空,光照天下,母女倆的名字,個頂個的霸氣!
“成,就叫她李令月!哈哈!”李治爽快地答應。
繈褓中的李令月,忍不住吐了個泡泡。
看來打今兒起,我就不再是李令月了,而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李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