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染危機此一行人中除了楊暮客和玉香外,其他人皆是不知。
小樓如今像個娃娃。打從昨夜開始,她就被瞌睡蟲趕去夢中世界。
看著姐姐安靜地悠長地呼吸,楊暮客靠在軟墊上猜想她在做什麼夢。因為小樓的眼皮不停地鼓動。
他不想讓姐姐看到自己疼痛得樣子。
換衣服的時候楊暮客覺得自己的皮肉炸開了一樣,連帶著筋骨一起疼。
另一輛馬車上的人都以為昨夜大可道長因為守夜著涼了,季通除外。因為大可道長的這一場病,廚青對於他是修士的猜疑,也因此淡了。畢竟修士怎麼會因為小小風寒倒下。他可是眼睜睜地看著那個小道士走路都費勁。
一向張揚的小道士躲進了車廂裡讓大家享受到了難得的安寧。畢竟這個小道士的嘴巴實在歹毒,三言兩語就能戳進人的心裡。
隴陰郡的官道到了儘頭,界碑上正麵寫著隴陰二字。北麵則是碩陽。
對,因為走的是朝東北的官道,隴陽郡便無需經過。雖有碩陽,但無碩陰。碩陽是因為一座高山,那座高山橫貫東西,幾百裡長。名曰碩山。高山密林,有巨熊出沒,不可生人。所以這碩陰便無。也因為這碩山攔住了南來的水汽,隻有夏秋西邊支山國吹上來的海洋季風能達於碩陽,所以碩陽屬於比較乾旱的郡州。
碩陽雖土地乾旱,卻有大江。和熙郡內的大運河支流便經過此郡。此江名曰淡江,是碩山冰雪融化彙成大江,自南向北而流。
中途在驛站停了會,廚青悄悄跟楊暮客說了他們的計劃。楊暮客同意了,招來何玉常說了幾句類似於批命的話。畢竟楊暮客還需要一個活著的何玉常。
何玉常被廚青裝進了一個木箱子,另一個少年登上了季通駕馭的馬車。
自此何玉常的行蹤成謎。
與此同時,周上國都城鴻臚寺派遣去往塗計國的使團也出城了。他們帶著一份國書,周王欲與塗計之王同濟修好,結盟邦之國。
周上國僅存的塗計探子聞聲而動,他們將隴之南北安然無事,刺殺何玉常未成,曲栗活於王陵,三條消息傳遞出去。並且將使團一行人的身份背景調查得一清二楚。此周上國使團人員皆是在政院授學,不曾與王公接觸。其中三人可拉攏,一人可收買。
此乃周王堂堂正正之陽謀,我整軍備戰未曾掩藏,我派出使團不插間諜,我修國書為真,我料你國中之人不敢應之。
兩國之仇,周上國主一句話要泯恩仇?憑什麼?塗計國上上下下待軍功之賞者何應?以邊防得其位者何應?那占了周上國土者年年襲擾邊境者何應?
與其說周上國秣兵厲馬,不如說是塗計國被逼進了牆角。
這封國書定會被塗計國退回,那周上國再言與之開戰便再無阻塞,上下一心。
出了碩陽郡,入和熙郡。和熙郡有運河,此時冰封的大江已經鑿開一條通道,過往的運糧船優先通行。
廚青掏出令牌直接征用了一艘運糧船。繼續北上。
經和熙郡城,未停。玉香神遊城隍廟,道牒錄了行程。
船中玉香與楊暮客說了城隍的囑托,再往前便是國神道觀轄製地域了。國神明察秋毫,容不得一點邪祟之氣。
這話再明白不過了,你楊暮客是個大鬼之身,未修成人身。人家不歡迎你。
楊暮客撇撇嘴,“貧道最是相信有理走遍天下,怕甚?”
過了和熙郡,便是彩雲郡。此郡占地麵積不大,方圓一千二百多裡。最高峰就是雲鼎觀。
彩雲郡周山環繞,多山無田,沒有城池。或者說寥寥數個俗道後人組成的村莊,便是這郡中唯一人間煙火。因為國主登基需於雲鼎觀受封。所以有一條直上直下的官道,東西兩側都無路徑。平時這條官道也沒什麼人走。隻有運送加急物品的驛卒才會從此經過。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