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十五是京都東南芙蓉園賞荷的日子。
新皇登基,三十年來首次聖人要出宮賞荷。
趙霖太老了,他看夠了,芙蓉園的荷花會由著勳貴們自娛自樂。但趙蔽年輕,他還是王爺的時候曾經去逛過,奈何歲供太少,也沒有好好享受。
昨夜宮中禮司太監說芙蓉園今年特意為新皇準備了盛會,裘太師也同意了聖人出宮參會。
因此朱雀大道沿路進行的封場。
文武百官在朱雀門前候著,不少王爺與宣王並無關聯也被邀請參會。
賈家商會作為外商與使團在另外一撥人群裡。各國使團邊上還有仁義富商。
裘太師經內閣擬定,若城中富商繳萬貫,則可得一席。此錢將用於京都城池修繕,大陣更新維護之用。
本來獨孤誠也去繳錢,但太守府衙的文書說席位已滿,隻能來年再參與。
獨孤誠冷笑一聲,什麼修繕城池,什麼大陣維護。這些錢不是本就有的麼?工部這麼多年來分到的財政撥款怕是重建一座新城也夠了。日前又抓了那麼多貪官,抄家所得財富不可計數。那裘樘老兒竟然言說要捐資修繕。可笑至極。
啟王與睿王相見,二者相視一笑。他倆娘家都是武將勳貴。啟王的母親是虞太保的親侄女,虞寧和劉纖是閨蜜。咳,或許該說是靶場之密。兩女子常相聚在慧蘭馬場。這是勳貴女子騎馬遊樂的地方。
兩個王妃都還活著,而且活得各有風采。一虞寧是民兵女官,劉纖是女子馬會首席。
家中乾淨,這兩位王爺比其餘王爺都輕鬆得多。
睿王出生之前,其母劉纖曾被刺殺多次,後來回到娘家將其誕下,養了兩年才敢送入宮中。啟王一直護著小弟弟,在宮中其餘王爺聚成團體,格外排斥這倆娘家是武將的孩子。
啟王趙蓮捏了捏趙菁的肩膀。“你小子不長肉啊,是不是平日裡吃得少了?”
“哥哥莫要說笑,本王每日要五斤肉方足。”
“五斤?才五斤,你怕是動得少了些。本王每日要八斤肉,背著五石的碾盤跑三裡。你如今能背幾石?”
聽了這話趙菁噘著嘴,“比不得,哥哥力大無窮。弟弟隻能背兩石。”
趙蓮愣住,“不對啊。為何你才能背兩石?小時候你便有兩石力,怎地一直不漲呢?”
趙菁笑了笑,“阿母叫我多讀書。”
趙蓮點頭,“哦。”原來如此。
不多會兒,朱雀門裡的皇輦在侍衛列隊護衛中慢慢駛出。長長的隊列經過大橋,王爵隊伍緊隨其後。
朱雀大道寬三十丈,三層守衛。街道兩旁的瓊樓上儘是青年,他們有男有女,皆開窗探望。
朱哞的馬讓給了賈小樓,他親自給小樓牽馬。也幸得小樓在儒馬國外麵學會了騎馬。這馬兒還算聽使喚,雖比不得巧緣,也是不可多得的好馬。
楊暮客走在其後,不開天眼以望炁術觀察四周。他心血來潮,總覺著有些不對。但卻掐算不準。
一路走到了朱雀大道儘頭,南邊是出城的大門,往東一拐再走數十裡便是芙蓉園。至此都是寧靜祥和,絲毫不見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