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尤湯,楊暮客先後進了殿中。其餘之人都在外等候。那卉羊卻不見了身影,想來是去安頓那個女子。
老李矮身放下扁擔,“娘娘,小李子來看您了。等會兒就給您擦擦塑像。小李子知曉您愛乾淨,定然給您擦得漂漂亮亮。”
尤湯自己推著輪椅來到了香案前頭,上了三炷香挪下輪椅跪著磕頭。
楊暮客也取了三炷香,笑嗬嗬地上前插進香鼎。
禮拜完了魚姬娘娘,二人出了大殿,那老李獨自留在裡頭。楊暮客餘光一瞥,老李那盤著的頭發散開,變成一根根小蛇,小蛇從衣襟裡取出一張符篆,殿外一旁的深井上轆轤咯吱咯吱作響,殿裡的木桶飄了過去掛在繩鉤上。
呦嗬!楊暮客竟然沒看出來這老兒是個養蠱的行家。這一腦袋小蛇都是蠱蟲所化。想來修得是巫章之變。
想到此處,沒了天眼神通楊暮客覺著愈發不便,諸多事情看不到真相。
尤其是到了這羅朝。處處透著怪異。
那國神殿是怎麼回事兒?怎麼就敢收攏奴籍的生魂胎光?人道跟神道亂作一團,那歲神殿怎會不做乾預?至今還沒見過那江女神教之人。也不曾感應到有什麼江女神官前來。都到了這江邊兒上了,這江女神教能不知他紫明到來?
一路走來,不論是何地的陰司,都是主動前來處置妖精入凡俗地域之事。唯這羅朝遭了一樁麻煩,那小鎮竟然有人以巧緣是妖為名義不肯放行。
這魚姬也是一個活了兩千多年的老家夥了。看看是否能從她口中得來消息。
那些個尋妖司的小吏上前說了些近日在這廟裡修行的近況,尤湯坐在輪椅裡笑顏解答。偶爾還時不時拉上楊暮客作解。
楊暮客俗道之法爛熟於胸,有些答案算得上彆出新裁。令尤湯都耳目一新。
送走了這些小吏,尤湯再引楊暮客去了經堂。經堂旁有一口大鐘,這鐘落了蛛網,許久未敲過了。
楊暮客初見以為是晨鐘暮鼓之鐘。
尤湯餘光看出了楊暮客的疑問,介紹道,“這口鐘乃是我尋妖司尋魂之鐘,死於不知何處的尋妖司之人,可敲此鐘招魂歸來。立衣冠塚於後山。”
楊暮客點了點頭,“那還是不響為妙。”
“響與不響,這後山都越來越擠了。等下官也住進去後,那些老骨頭得挪挪地方。下官可就是喜個清淨。”
經堂裡有精舍,給尋妖司小吏打坐之用,穿過精舍走廊,是一棟二層小築。小築窗門緊閉,掛著木鎖。
“這裡頭也沒什麼正經的書籍,現在當遺物放置之地所用。”
二人再往前,穿過經堂。是一處小院,小院種了桂樹。
黃花朵朵,墜滿枝頭。
楊暮客聞到了桂花香氣喜不自禁,上前托住一團花,看著蜜蜂采蜜,螞蟻攀爬。
“道長可喜歡此地?”
楊暮客點頭道,“喜歡。”
“那道長今夜便於留宿吧。再往北可就見不著這桂樹了,羅朝北地已入隆冬,便是那鬆柏亦是有枯敗之象。”
楊暮客看了看那緊閉的門窗,似是久無人住。門窗上落了厚厚一層灰。
“此地原是何人居所?”
“水師神巫祭居所,我等尋妖司官吏與這些巫祭修行道路不合。此地風水反倒會擾了尋妖司之人心境,道長兼修多長,根骨齊全,自是百無禁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