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乃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主座另一邊的次座是太守,而後是郡丞。大大小小的官員則在其後。
剩下其餘人則在另外一邊,一個屏風隔開,能聽,但不能看。
敖氏與江女神教有關聯,自然少不了花魁演藝。主座對麵便是舞台,舞台上有桌案板凳。下人早早便在桌案上放置了一把瑤琴。
小樓是最後步入宴席,眾人起身相迎。
最先開口的是太守。畢竟是一郡之地的大家長,他開口理所當然。
“賈家商會來至我衛冬郡,乃是我郡中幸事啊。金秋之時,福運自來。”
小樓萬福一個,“官人過獎。”
敖麓趕忙上前,“郡主大人快快入座。”
小樓坐落後,舞台上一個女子拿著竹笛登台。
婢女們也鶯鶯燕燕開始端菜上桌。
曲樂聲中,敖麓為小樓一一介紹來客身份。且言說了小樓北上鑒寶一事。
太守作為當朝大員,當下羅朝境遇他心中一清二楚。該是同心協力抵禦外邪,一切事情都要為此服務。於是開口說,“本官以為,此回應助朝廷渡過難關。北方將士枕戈待旦,我等不該舞樂升平讓將士們寒心。該沿路湊些物資運往北域,讓這寒冬有些暖意。”
小樓不置可否,敖麓一口應下。
古叔仰是以敖氏夥伴的身份發言,他明麵的身份也是船運行當的東家。言說了骨江下遊有河妖作祟一事,讓太守報與朝堂,並且賈家商會北上沿河應增派警衛,保障安全。
宴席上竹笛演奏完了那花魁唱了一段曲兒,以瑤琴伴奏。似如仙樂。
最後下人從後台送上去一根玉簫,簫聲中宴會散場。
演了近一個時辰,花魁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強撐著下場後,丫鬟送來一碗糖水。
花魁耳旁忽然有一個女子說話,那丫鬟是聽不到的。這是神女顯靈了。
十來歲的小丫頭本就沒什麼心機,聽聞神女之聲,驚得不敢動彈。那丫鬟以為自家姑娘中邪了,也不敢動。
“你就於這船中留下,不日會來一個小道士。小道士未曾加冠,名叫大可。你需引得那小道士注意,但莫要編什麼誆人的言語。若勾引了那小道士,入了他的房裡。這一生自是無憂。若勾引不得,怕是此生再遇不著這樣的良人。”
青姑娘愣了許久。
“姑娘你莫不是餓傻了?”
“你知我餓還在這閒著,還不快快弄些吃食來。那些貴吃得山珍海味,我卻隻能台上看著,你可不知多難受。”
“姑娘你先喝乾了水,我這就給你去弄。”
青姑娘喝完了糖水,丫鬟也端著碗出了屋。她看著銅鏡裡的自己,終究還是逃不出這樣的命麼?
將那發髻上的釵子小心翼翼地摘下來,放在盒裡。這些都是船上媽媽們的財物,弄壞了怕是這輩子都償還不清。神女指點委身的那道士也不知是何模樣?若入了一個道士的床帳,這輩子怕是要守得淒苦。她心中盼得該是一個書生,一個才子佳人的故事。
丫鬟弄吃食還沒來,船東倒是先來一步。那些官人和貴人都送走了,這船裡也沒有飲酒作樂的地方,他們離得自然暢快。
船東婦人跟青姑娘說,“姑娘,這是今夜演出的份子。你且收好。明兒一早我們便差船將姑娘送回去。”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