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夏軍在礦區這邊的設備也就稍微多了一點點。
與此同時,司遠直接主持了和第九戰區普羅特斯的談判。
雙方訴求明確,彼此都不衝突,而且有著之前良好的合作基礎,因此談判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諸夏聯盟將在普曆的一個月時間,也就是夏曆的五十天內,將所有在歸雲星係內的軍事力量完全撤出,實現普羅特斯族對這個資源星係的單獨控製。
同時,雙方達成協議,在第九戰區總督府劃定的重要礦區、航道樞紐、戰略要點等位置,夏軍非請不入,打完就走,確保不對普羅特斯的防禦格局產生影響。
當相關內容被夏國直接通過,完全接受之後,諾倫貝爾總督很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他心裡清楚,這場歸雲大勝和戰報根本就是兩回事。
夏軍滿足了普羅特斯的核心需求,接下來,普羅特斯也就順理成章滿足了夏國的合理需求。
第一就是軍費問題。
既然歸雲星係沒夏國的份,那夏國這一仗就是純粹的助陣,這軍費,都得著落在普羅特斯頭上,完全合情合理。
而夏軍在整個戰爭期間的消耗,計算下來讓普羅特斯這樣的豪橫大戶都有些肉疼。
畢竟普羅特斯的戰損一般是以千計,以萬計,但夏國的戰損,無人裝備百萬起步,機械甲蟲千萬日常,消耗的炮彈以億計,子彈以百億計。
還有那幾十個太空堡壘上巨大體量的防禦建設。
夏國給出的價格相當實在,但是畢竟有材料、設備、人工、運輸等一係列成本,再加上幾十個集團軍太空艦和運輸船的戰損與折舊、地界軍團和赫爾的陣亡撫恤,等等等等,算下來,是不折不扣的天文數字。
諾倫貝爾總督直接給大本營打了報告,你看,人家打生打死,你們為難人家,這錢,你們大本營得出!
錢的事情算清楚了,司遠又借此機會,在之前雙方商議的通行權的基礎上,增加了非核心區域的交戰授權。
也就是說,隻要避開普羅特斯劃定的核心區域,那麼夏軍可以不通過戰區,隨時發動對敵方陣營甚至本方陣營的戰爭,而這種戰爭代表著獲得了戰區的許可,對手不能使用第九戰區的空域、航道和躍遷通道,而夏軍則可以不受限製。
至此,夏國獲得了至關重要的,對陣營進行合法管束的法理依據。
“接下來,就是樹立一個典型,真正把陣營變成集團。”
在夏軍新一輪的軍事會議上,幾位指揮官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交叉星係下懸臂方向。
那裡有一處小小的太空戰場。
戰場的這一端,是普羅特斯陣營的一個一級文明代表,翻譯過來叫做地行族,因為打不過對手,現在已經一分為二,底層民眾躲在自家行星的地下通道內苟延殘喘,而高層則成了流亡政府,蜷縮在紅霧衛星的角落裡,時不時發出幾聲求救。
而對手是澤拉格爾陣營的附屬文明,仗著經濟優勢和身體特性,把地行族壓的死死的,鯨吞了星球表麵的一切資源。
因為位置偏僻,缺乏經濟價值和戰略地位,這處戰場的勝負對戰區大局無關痛癢,所以雙方陣營誰都沒把這當回事。
任憑他倆自生自滅。
但是夏國,卻已經對這片區域注目已久。
因為戰場對麵的那個家夥,叫做光翼一族。